高三语文【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大自然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映入我临终的眼里

2023-01-13 08:4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三语文【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大自然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映入我临终的眼里》,欢迎阅读!
映入,临终,百态,古今,世事
【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大自然之所以美丽,是因

为映入我临终的眼里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是一个文学天才,他的一生只活了短短三十五个春秋,但却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芥川龙之介留给世人的,还有独一无二的遗书,证明他是一位极端迷恋死亡的人;也可以说,他在生活里,是用临终的眼,来看这个世界的。他在遗书中说:



如今,我生活的世界,是像冰也似透明的,神经质的,病态世界。我究竟要等到何时才敢自杀呢?这是一个疑问,惟有大自然,在我看来,比任何时候都美。你或许要笑我,既然深深喜爱大自然之美,却又想入非非要去自杀,岂不自相矛盾!殊不知,大自然之所以美丽,正是因为映入我这双临终的眼里的缘故。



大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只有在临终的眼里,才能显示真正的美。相信读过他的遗书的人不少,但真正读懂的人恐怕寥寥,而川端康成算是一个吧。当他读到临终的眼这四个字的时候,内心一定受到很大的触动,或者是有怨于芥川龙之介,因为芥川道出了他心底的隐秘,不然,他不会写出那篇理性而又伤感的随笔《临终的眼》的。



他写道: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想要达到圣境也是遥远的。但最后的川端康成,还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敏感而又郁寂的生命。其实,如果说芥川龙之介是用两年时间去研究自杀,而川端康成则是用一生去思考死亡,始终以临终的眼去看大千世界。



因此有人说,川端康成近三分之一的作品是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川端康成的亲人在他年幼时接二连三的去世,尤其是目睹祖父孤独的死法的悲伤和丑陋,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他心底深深地烙上了孤独的影子,形成了最深层次的心理意识,这种意识与年俱增无法排遣,成为一种强烈的内在孤独,随着生命历程渐进,死亡的意识也愈来愈强烈。



他对人生最大的感悟,就是悠忽无常。他说,蜉蝣及夕而死,夏蝉不知春秋。倘若优游度日,则一岁的光阴也就很是长闲了。如不知厌足,虽过千年亦不过一夜的梦罢。倘仇野之露没有消时,鸟部山之烟也无起时,人生能够常住不灭,恐世间将更无趣味。人世无常,倒正是很妙的事罢。



日本古代有名的僧人良宽,写过一首辞世诗,诗云:试问何物堪留尘世间,唯此春花秋叶红杜鹃。在良宽的眼里,生命只不过过眼烟云,唯有自然最美。其实,日本诸多文人对待死亡都具有平常之心,因此,他们也常常可以窥见人间的大美。日本画家古賀春江甚至说:再沒有比死更高級的艺术了,死就是生。只有死亡,才能感受世界的美丽,因为在临终的眼里,世界才是最美的。



也许,对于那些追求世间大美的心灵来说,因为追求美的意志过于执着,以至于要用生命去撞击死之神秘之门,而在生命与永远的未知激烈碰撞的一刹那,也许才能聆听到了生命的最真的弦音,看到最美的景象。正因为绝望,我们才被赋予了希望,因此,我们常常因为


希望而堕落,因为绝望而追求。



由此,我想起德国诗人歌德,他在年轻出游时,曾在山顶一个小木屋的墙上,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浪游者夜歌》: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而在他生前最后一个生日之前,82岁的歌德旧地重游,寻到当年的木屋,念了数遍稍待,你也安息,怆然而涕下。在歌德看来,正是因为死亡临近,世界才显得如此静穆庄严,宁静悠远。



晚年的歌德,很喜欢引用古罗马的一句诗:西沉的,永远是同一个太阳。在《歌德谈话录》里,他曾在一次赏过落日后,写道:到了晚年,人总不免想到死。不过,我对此处之泰然,因为我深信,人类精神是不朽的,它就是太阳,用肉眼来看,它像是落下去了,而实际上永远不落,永远不停地在照耀着。生命因为死亡,才能获得永生,正如晨起夕落的太阳。

难怪世纪老人季羡林,在九十高龄后也发出这样的感慨: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而川端康成也说过:寿则多辱。即使长命,在四十以内死了最为得体。过了这个年纪便将忘记自己的老丑,想在人群中胡混,到了暮年还溺爱子孙,希翼长寿得见他们的繁荣,执着人生,私欲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复了解,至可叹息。



当我们看苍穹云自卷舒,望天际山自起伏,观星月辗转轮回,窥花影沉鱼,也许郁郁的心,会豁然开朗许多;但是,要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对人生有多眷恋,而在于具有对死亡的超脱之心;要真正体验大自然的奥秘,人世间的美妙,还要有一双临终的眼,正如芥川龙之介所说,大自然之所以美丽,正是因为映入我这双临终的眼里的缘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fm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