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启蒙》,欢迎阅读!
![启蒙,日常,数学,生活](/static/wddqxz/img/rand/big_69.jpg)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1、玩扑克——幼儿可以通过玩扑克牌游戏来获得大量的数学知识,例如幼儿通过分牌练习分类,通过扑克牌排队练习有规律排序,通过比大小、找对、凑数、加减等玩法复习10以内数大小、组成和加减等。
2、分水果——数学知识中有类似“7可以分成几和几”的计算,我们可以拿苹果、梨、橙子、桔子等水果引导孩子进行类似的计算。买了孩子特别喜爱吃的水果,可以让他数一数总数,然后安排他一周吃完的话,问他每天可以吃多少,或者全家人每人可以分到几个,引导他合理分配。
3、走楼梯——家长陪同孩子上下楼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计算楼梯的台阶数量。 4、超市购物——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关注商品的定价,随便挑几样让孩子计算总价,也可以答应给孩子买10块钱的东西,让孩子自己自由组合,买两样或三样、四样东西,引导他比较同一种商品的不同价钱(比如不同的铅笔有不同的价钱,买哪一样合适?)也可以在家里玩类似的游戏,替孩子搭建“小卖部”,引导他计算价格。
5、乘公交——引导孩子看站牌,从乐购至红梅公园一共有几站?上车后过了几站,到红梅公园还有几站?乘客不多的话,也可以计算乘客的变化。
6、背数字——平时引导孩子背下家长的手机号码,好朋友的电话号码,家里的门牌号码、车牌号码,家庭成员的生日日期、年龄等,经常性地假装忘记,问孩子,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锻炼记忆数字的能力。
7、测量比较——教孩子用尺子测量家里的各种物品,精确地比较长短大小,比如甲物长10厘米,乙物长6厘米,那么甲比乙长多少厘米?
8、看时钟——有时让孩子给自己限定时间做某件事,引导他看钟面认时间,做了几分钟再问他还有几分钟,就可以练习计算啦,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做事情要有时间观念。 9、分发碗筷——家里有几口人,让孩子根据数量分发碗筷、碟子、调羹、纸巾等,其中会有人不需要纸巾或不需要调羹,故意设置障碍让孩子计算。
10、分类——孩子的玩具、卡片、衣服、图书、鞋子等,家长可以给他提供收纳盒、纸袋、牛皮筋等收纳工具,让孩子自己按照一定的类别分好收拾起来,比如男孩子会有很多卡片,方形的、圆形的,内容也不同,可以引导他分类整理。
11、等红灯——等红灯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倒着数数的能力,还可以避免等待的焦虑。 12、吃饺子——全家每个人在吃饺子前都预定吃多少个,吃了几个之后,就可以开始轮流考考小孩,我还能吃几个呢?全家人每顿要煮多少个饺子才够吃呢?
家长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能只重视幼儿数学运算的训练。幼儿期的“加减乘除”学得好,并不一定代表着幼儿的数学就好,也不能预示着将来的数学就好。计算只是数学学习中很小的一部分,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可以在和孩子相处时,像做游戏一样带孩子进行分类、比较、匹配、对应、排序,教孩子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推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