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理论(2月7日)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2-08-18 17:57: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理论(2月7日)习题及答案解析》,欢迎阅读!
教育理论,习题,解析,幼儿,答案
精选教资备考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理论27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游戏时,教师的指导须以( )为前提。 A.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保证游戏的目的性 D.实现游戏的多样化

2.( )提倡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系统地教授给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的要求 B.个别差异性的要求 C.顺序性的要求 D.互补性的要求 4.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A152 B225 C253 D335

5.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可能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A.可逆性 B.自我中心化 C.守恒性 D.不守恒性 二、多项选择题

6.幼儿园常见的课程类型有(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课程 D.基本课程

7.以下是老师和妞妞的对话,老师:你有哥哥吗?妞妞:有,我哥哥是浩浩。老师:浩浩有妹妹吗?妞妞:没有。关于这个对话,解释正确的是

A.幼儿的思维是单向的 B.幼儿的思维与她的生活经验有关

3/当前第1


精选教资备考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C.幼儿缺乏逆向思维的能力 D.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8.积木区是让幼儿操作积木的活动区。这里幼儿能利用积木自由地进行建构和组合,区域设置的目标是(

A.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B.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C.促进幼儿表达能力发展 D.发展幼儿的美感

9.幼儿管理条例》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是( A.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B.教育内容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 C.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玩具的 D.教育方法不当,幼儿听不明白的

10.幼儿学习品质,就是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包括(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法 C.行为习惯 D.写字技能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

2.B【解析】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3.B【解析】幼儿的发展不仅有年龄差异,还存在个别差异,表现在能力、性格、兴趣等各方面。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幼儿,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出不同的要求,多进行纵向比较、评价,只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并不断进步。

4.A【解析】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想象,到15岁以后开始出现想象的萌芽。

5.D【解析】认为物体的重量会随着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幼儿思维的对质量的不守恒性。

3/当前第2


精选教资备考文档 下载可直接编辑

二、多项选择题

6.ABC【解析】幼儿园常见的课程的类型主要有学科课程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园课程课程

7.ACD【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认知特点是以自我中心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所谓自我中心,即儿童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幼儿知道自己有个哥哥或姐姐,但是不知道他的哥哥或姐姐是否有弟弟。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儿童观察事物时往往只能注意表面的、显著的特征,倾向于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思维活动表现的关系单一,不能进行可逆运算。 8.AB【解析】积木区的目标有:学习分类和排序;发展空间想象力;学习协调、沟通人际关系等。

9.AC【解析】详见《幼儿管理条例》第五章奖励与处罚中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内容。

10.ABC【解析】所谓学习品质,主要指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

3/当前第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e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