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2023-02-20 12:3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药价虚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欢迎阅读!
药价,经济学,引发,思考,高”


药价虚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 ]我国价格制定机构自1997年至今已经先后17次出台关于降低药品价格的措施,但是收效并不显著,老百姓并没有真切地感受到实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是百姓最头痛的问题之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药价居高不下,怎样才能使药品价格回归正规轨道?



[关键词]虚高 需求弹性 集中招标

一、药价虚高的现状

《今日早报》的记者暗访时从两位药品销售员手中得到一份《药品价目表》仔细对照这些药品的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其中差价之大令人震惊。以下是一些药品价格的比较:河北某企业生产减肥胶囊,出厂价每盒5850元,批发价是10430元;在香港仅售300美元的心脏支架,内地医院里的价钱是三、四万元……按照国家规定,药品出厂价加15%是批发价,批发价加15%为零售价,零售价不得高于出厂价的1.33倍。事实上,由于厂家并未严格按照这一比例来确定零售价,一些药品的零售价往往高达出厂价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什么成本如此低的药物摇身一变就价值连城。这样令人震惊报价单背后隐藏了什么。下面我们将从几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二、要价虚高的成因

(一)从药品本身特殊性角度

1.药品本身的特殊性。药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人们对它的需求具有必须性和不可替代性。人吃五谷杂粮对于疾病有不可避免性,所以药物的需求和消费对人来说有必须性。而且就药物来说他本身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生病只能吃这样来治疗不可能用其他物品来替代药物。这是药物本身的最大的特殊性。



2.药品需求的弹性低。药品需求弹性低也是由于药品缺乏替代性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药品的生产企业为了避免竞争,总是减少自己药品的替代性,努力扩大差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疾病的种类很多, 而且新的疾病不断的出现与此相适应的药品的种类也很多,其药品的替代性也就降低,结果导致了厂商具有较大的价格决定权和药品的需求弹性的决定权;药品消费具有特殊性,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都是缺乏理性的,一切都遵医嘱。所以,药品的消费具有特殊性, 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极其低,而且药品的价格和药品的需求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由经济学原理可知,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的提高对其购买数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医院和药店不约而同的把药价定得很高,这是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之一。



(二)从流通过程各个主体的角度






1.药品生产企业。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数量非常多,然而大型企业很少,多数为中小企业,他们由于研发能力差创新不足,他们多数在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生产这就导致了整个药品市场绝大多数产品处于供过于求。企业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企业为了生存为了盈利采取很多非常规甚至非法的手段。比如虚报成本,药品变相提价。2.药品流通环节。我国药品流通体制不健全,药品流通市场秩序混乱流通环节多,在这些环节之中层层有回扣层层要加价。药品的生产成本只占最终药价的20%左右,其余40%就是流通中产生的成本,在这部分中至少30%适用于回扣促销等不良成本;我国目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过程极不规范不仅没有达到规范药价的预期,而且参与了利益分配。招标中介机构依靠各种不法手段,增加药品成本,还有一些地方药品招标单位把集中招标采购当成圈钱的一种手段,这些成本最终体现在药品的零售价上;虚假广告泛滥,混淆视听。



(三)从国家宏观政策角度

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国家计委下发的《关于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药品政府定价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经济规律都不适应。政府定价原则上要按照社会平均成本制定。由于药品生产不论在原料上还是在人下技术研究开发上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生产成本和费用外人较难准确核,价格的制定又必须灵敏地反映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社会平均成本和社会先进成本的科学计算及其时效性就更难保证所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现有价格管理机关往往只能按照企业报送的价格、成本资料加上规定的差率制定药品价格。药品价格管理部门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虚报成本、虚高定价把关不严,定价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虚报成本的行为普遍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药品在定价时就有太多水分为回扣等不正常行为创造了条件,从源头上导致药价虚高。



三、治理药价虚高的对策

(一)针对药品本身的特殊性

由于药品的需求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的特殊性质,要想本质降低价格,需要药品研发机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本质上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药品需求弹性小的特征,需要医生在一定程度把握其使用,我将在下一部分详细阐述医生的责任。



(二)针对药品流通的各个主体的寻租行为

整合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我国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国内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和淘汰,实现规模经营;加强新药审批,商品名注册管理;改药品流通体制,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要理顺药品流通体制,杜绝药品流通中的不良成本。通过建立药品电子商务平台,在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使用者之间建立一个药品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药价。政府要制定统一的评标标准和药品招标采购的监督管理制度健全招投标方的双向责任;医药分离,国家应尽快实施医药分家,改变以药养医,杜绝医药行业的腐败现象;应加大药品零售业的规模,使药品销售在国家的监控下,充分发挥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Zu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