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创新作文随笔

2023-05-15 19:4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指导小学生创新作文随笔》,欢迎阅读!
小学生,作文,随笔,指导,创新
指导小学生创新作文随笔

作者:余朝琼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10

要:写作正是一种复杂,艰苦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一定的创新,这种创新就是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教材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创新;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263-01

不断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不会进步 。作为小学作文,更应该创新,更应该有创新意识,写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根据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我認为要从小学的实际和特点出发,从小处着眼,即从浅入深,从表到里,从现象到本质,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创新作文能力,才能使学生灵感的火花在平时的交际中激情迸发,思维才能冲破传统作文的束缚,才能够拥有一块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一片灿烂的天空,一方写作的沃土。

一、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例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有些作文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作文题,一般来说,中心应该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不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可能出现前面所讲的五子登科的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这一类习作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可采用对比的手法,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来表现中心;打破只写一个


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可采用一群人的材料来表现中心;通过写一个人的变化来反映这个中心。

3、同一材料多种立意。为了克服学生习作思维的单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同一材料的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义性。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登山》这篇习作时,可启发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立意: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美丽景色,把中心写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的赞受《挑山工》一课的启发,通过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通过写登山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又如,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与《滥竽充数读后感》时,为了突破滥竽充数的思维定势,启发学生另辟蹊径:南郭先生很有自知之明,他比那种占着位置不做事的人强;造成南郭先生得以充数的多年的根本原用是大锅饭制度,说明要发展必须改革;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充数多年,没有一个人举报,这与乐师们普遍存在的明哲保身的思想有关。 4、同一材料多种体裁。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擅长形象思维,还有的直觉思维见长。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例如:围绕学校这个材料,可设计这样一组题目。《我们的校园》(侧重于记叙和抒情)、《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说明)、《我爱我的学校》(侧重于议论)、《我们学校的未来》(侧重于假想)。 二、启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这一自然景观时,可启发学生开展正相关联想和反相关联想。 三、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从选材来看,异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写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如果反向写家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的,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又如:写《我们的学校》,中心是通过对学校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学校的美。大多数学生只会写校园的景色美、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等等。如果采取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写教师


住在简陋破旧的教工宿舍楼里,而工作的热情却那么高,两者对比,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既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体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个性。

从立意来看,可通过审美立意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生日》这篇习作时,先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过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很快乐,显然,这样的立意缺乏。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为长辈过生日,有的写为同学、老师过生日,还有的写为孤寡老人、残疾朋友、失去亲人的同学过生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美,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立意从”→家庭社会,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深刻。那么,立意深刻是否可以写自己和家庭呢?为避免学生产生立意深刻只能写大事不能写小事的错觉,老师在指导时强调:写自己过生日,通过写礼品的丰富、亲人的欢聚,可以反映党的富民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这样的立意同样是深刻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从凡人小事中发现 的素材,使学生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这样,才会为社会输送出更多的创新人才,素质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V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