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药炮制学复习填空 简答》,欢迎阅读!
1《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2《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所撰写的我国第二部中药专著
3雷斅撰写的《雷公炮制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缪希雍撰写的《炮灸大法》是第二部,并发明了雷公炮炙十七法。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
4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吴茱萸炮制黄连,盐水炮制益智仁),相资为制(盐水炮制知母黄柏,酒炙仙茅阳起石,蜜制百合),相畏为制(生姜杀半夏),相恶为制(麸炒枳实,米泔水制苍术)。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5炮制对性味的影响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
6归经指药物有选择的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7中药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主要途径有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 8炮制对苷类药物的影响:杀酶保苷。
9.炮制的分类方法:雷公炮炙十七法,三类分类法,五类分类法,药用部位分类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1.《中国药典》将炮制工艺的全过程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灸三类。
2.炮制用黄酒含乙醇良为15%-20%,白酒含量为50%-60%,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炮制用醋含量为4%-6%,味酸苦,性温。 3.胆汁主要用制胆南星。固体辅料包括稻米(米制党参),麦麸(麦麸制苍术),白矾(制半夏),豆腐(制藤黄),土(制当归),蛤粉(制阿胶),滑石粉(制刺猬皮),河沙(制穿山甲),朱砂(制麦冬)
4.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是整个炮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5.炮制品的质量要求:1.净度(果实种子类不得过3%,根茎叶类不得过2%,炒黄米炒不得过1%,炒焦麸炒不得过2%,炒碳土炒不得过3%)2.片型及破碎度(异性片不得过10%,极薄片厚度不得过标准0.5mm,段不得过标准厚度2mm)3.色泽。4.气味5.水分一般炮制品水分控制在7%-13%,蜜制品不得过15%,)6.灰分,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炮制品高温灼烧,所得之灰分称为生理灰分,如果在总灰分中加入稀盐酸过滤,将残渣再灼烧,所得之灰分为酸不溶性灰分。
6.中药炮制品贮藏中的变异现象:发霉,虫蛀,变色,变味,风化,潮解,粘连,挥发,糜烂,冲烧,泛油。中药炮制品变异的原因归纳起来为1.基原因素(采收,加工,包装,运输)2.环境因素(光,空气,温度,湿度)3.生物因素4.时间因素
7.炮制品保管方法:传统的有通风,晾晒,吸湿,密封,对抗;现代的有化学方法(二氧化硫)机械方法(低温冷藏)
8.去芦者免吐,去核者免滑,去皮者免损气,去丝者免昏目,去筋脉者免毒性,去鳞甲者免毒存也,去心除烦,去瓤免胀。
9.净选的目的:分离用药部位;进行分档;除去非药用部位;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10.清除杂质的方法: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去根去茎,去皮壳,去毛(骨碎补,知母,枇杷叶,石韦,金樱子),去心(地骨皮,巴戟天),去芦(前胡,防风,玄参,独活),去核,去瓤(枳壳),去枝梗,去头尾足翅,去残肉,去杂质和霉变品。 11.切制饮片的目的:便于有效成分煎出,利于炮灸,利于调配和制剂,便于鉴别,利于贮藏
12.药物水处理的原则为少泡多润,药透水尽;水处理的方法有淋发,洗法,泡法,漂法,
润法
13.极薄片厚度为0.5mm,薄片厚度为1-2mm,厚片厚度为2-4mm,斜片厚度为2-4mm。 14.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度,含芳香挥发成分的不超过50度
15.在药材水选时,应严格掌握时间,对其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类药材者,一般采用抢水洗,,以免损失药效。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7%—13%为宜。 16.自然干燥方法分类:黏性类(明火烘焙),粉质类(晒干法或烘焙法),油质类(日晒法),芳香类(阴干法),色泽类(日晒法或烘焙法)
17.(马钱子含士的宁(C21H22N2O2)应为1.20~2.20%;其炮制品马钱子粉含士的宁(C21H22N2O2)应为0.78~0.82%
18.巴豆的炮制品巴豆霜含脂肪油应为18.0~20.0%
19.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1.弯曲法2.指掐法3穿刺法4手捏法 20.需制绒的药物:麻黄 简答题
1米炒斑蝥的科学原理? 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是110℃。米炒时的锅温在120℃,正适合斑蝥素的升华,又不至于温度过高,致使斑蝥焦化。米炒时斑蝥均匀受热,使斑蝥素部分升华,部分被米吸附,从而减少斑蝥素的含量,降低毒性。因斑蝥色泽较暗,炒制时不易观察炮制程度,米炒火候以米色变深黄为准。同时米炒还可矫正斑蝥的恶臭气味。 2马钱子炮制去毒的科学原理?
1.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马钱子的主要成分,也是毒性成分。
2.马钱子经炮制后,总生物碱,士的宁,马钱子碱的含量均下降,以马钱子碱下降多于士的宁
3炮制时高温加热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中的醚键断裂开环,转化成异型和氮氧化合物。被转化的这些生物碱的毒性变小,且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例如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毒性分别比其氮氧化合物大10倍和15.3倍。而其氮氧化合物的抗炎和抑制肿瘤作用强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的作用不低于后者。
4马钱子沙烫后水煎液中锌钙锰铁磷等24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增高,而汞等9种有害元素含量大大降低
5制马钱子毒性降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 3延胡索醋制的科学原理?
(1)延胡索主要含有延胡索甲素,乙素及丑素等生物碱成分。延胡索镇痛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但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醋制可使生物碱生成盐,易溶于水,提高煎出率,增强疗效,证实了醋制延胡索的科学性,也与传统认为醋制增强其止痛作用相吻合。
(2)延胡索中的季铵碱具有降压,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炮制后含量降低。已有实验证明,延胡索拌醋晾干,不加热优于加热,季铵碱破坏减少,故应用于冠心病提倡用生品
(3)醋制,酒制均能提高延胡索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的煎出量,从而增强镇痛和镇静的作用
4延胡索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惯用生品的原因?
延胡索中的季铵碱具有降压,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炮制后含量降低。已有实验证明,延胡索拌醋晾干,不加热优于加热,季铵碱破坏减少,故应用于冠心病提倡用生品 5黄芩为什么要蒸或沸水煮后进行切片?
黄芩主含黄酮类成分如黄芩苷,黄芩苷元,汉黄芩苷,含黄芪苷元等。其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是主要有效成分。
实验表明,黄芩在软化过程中,如用冷水处理,易变绿色。这是由于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可酶解黄芩中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产生葡萄糖酸和两种苷元,即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素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醌类物质而变绿,使疗效降低。黄芩苷的水解与酶的活性有关,以冷水浸,酶的活性最大。而蒸或煮可破坏酶使其活性消失,有利于黄芩苷的保存。黄芩经过蒸制或沸水煮即可杀酶保苷,又可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可保证饮片质量和原有的色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O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