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发性水肿40例

2022-12-26 07:50: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发性水肿40例》,欢迎阅读!
特发性,芍药,甘草,水肿,治疗
芍药甘草汤治疗特发性水肿40

特发性水肿又称水潴留性肥胖症周期性浮肿单纯性水钠潴留症等。它属中医水肿范畴。笔者自200509月至200909月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理论,采用传统方芍药甘草治疗特发性水肿4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中医科门诊,年龄32-61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2年,全部病例均经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测定,血浆蛋白定量,X线检查,心电图,B超,心功能测定均正常,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水肿。

1.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全部采用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煎服治疗。方药:赤白芍各30g生甘草12g、柴胡9g、香附9g、茯苓12g、益母草15g,顔面水肿较盛加麻黄10g、桂枝12g肝肾不足者加吴茱萸10g、肉桂5g、首乌10g、杜仲10g、气虚者加黄芪20g、太子参20g伴表证者加桂枝6g、细辛3g、失眠多梦者加黄芪20g、太子参20g、气滞血瘀明显者益母草用量增大为30g、泽兰12g,每日一剂,水煎服,7日为一疗程。 2.结果

2.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水肿疗效评定标准[1]拟定,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无效:水肿及其他症状无变化。 2.2治疗结果 痊愈32例(80%)好转6例(15%),无效2例(5%),总有效率95% 3.病案举例

患者王某,女,45岁,反复双下肢、头面肿胀5年,按之凹陷,每因情志不畅及劳倦而诱发,双足遇多行走时则肿痛明显,月经量少,色暗,经来小腹轻度不适,伴周身困倦,舌质暗淡,苔白,脉沉弦,实验室各项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特发性水肿,治则:疏肝活血养血,处方:赤白芍各30g、生甘草12g、柴胡9g、香附9g、茯苓12g、益母草15g服药1个疗程而愈,隨访两年未见复发。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特发性水肿与其他水肿不同,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症,多发生于生育期的女性,水肿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分,常与体征、情绪、月经、季节及劳累有关。由于特发性水肿的确切发病机理不太清楚,所以目前尚无十分特效的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只有肝的疏泄正常,气机畅行,血液及水津才能正常运行,故治疗当从肝论治,治以疏肝活血养血,畅利三焦则水运正常。方中白芍酸微寒,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现代研究具有扩张外周血管、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赤芍入心肝经,活血化瘀且尤长于止痛,现代研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解痉等作用;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曰:芍药能活静脉之血,令足部之血上行,使青筋隐退,步履如旧,此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之功也。甘草与白芍相须为用,共奏养血肝之效,佐以益母草活血利水消肿,柴胡、香附疏肝理气,茯苓疏肝健脾,药合病机,因而取得满意疗效。

[1]王净净,龙俊杰主编,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7.

[2]曹颖甫主编,经方实验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J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