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磷酸肌酸钠治疗窒息后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欢迎阅读!
![酸钠,早产儿,心肌,磷酸,窒息](/static/wddqxz/img/rand/big_41.jpg)
磷酸肌酸钠治疗窒息后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钠治疗窒息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确诊为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给予维生素C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同工酶、肌钙蛋白各值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治疗窒息后早产儿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关键词】 心肌/病理学; 早产儿; 磷酸肌酸; 疗效【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32-01
新生儿窒息可导致患儿多脏器功能受损.而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可达33.3%-78%.新生儿心肌损害病情轻重不一,往往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而早产儿临床症状更不典型,更易发生心衰、肺水肿.故早期发现和治疗早产儿心肌损害对早产儿的预后意义重大.进年来,磷酸肌酸钠作为能量载体,逐渐应用在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但对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少,我科对磷酸肌酸钠治疗早产儿心肌损害的疗效进行了研究,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入院的60例心肌损害早产儿,均符合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均为生后24小时内入院,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各组患儿的窒息程度、出生时的胎龄体重及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在生后1天及生后7天抽取股静脉血3ml,检测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由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盒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肌钙蛋白由RAMP锐普检测仪检测,配套试剂盒均由北京科利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各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为:CK24~194U/L,CK-MB0~25U/L,cTnI<0.16ng/ml.所有患儿均予保暖、保静、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剂量为100mg/kg/d)治疗.治疗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g/d静点,一个疗程7天,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临床症状(心音、心律、心率)判断治疗后的临床效果.①显效:心电图正常,cTnI、CK-MB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心音有力,心率、心律恢复正常.②有效:心电图基本正常,cTnI、CKMB明显下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心音有力,心率、心律恢复正常.③无效:cTnI、CK-MB无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未好转,心率、心律未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治疗疗程结束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早产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使患儿出现全身缺氧缺血,明显改变机体血流动力学,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心肌细胞及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所以心肌损害和脑损害的发生率最高.窒息、缺氧、酸中毒使许多酶类活性降低,影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且缺氧造成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损伤,并产生氧自由基,使心肌细胞出现氧化损伤,最终导致心肌损害,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且早产儿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脏储备能力不足,窒息后极易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及酸中毒状态而出现心肌损害.早产儿出现心肌损害后对其血压和循环的影响更加明显,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所以对早产儿心肌损害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早产儿的预后,本研究以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早产儿窒息后存在不同程度心肌损害,提示我们要更加关注早产儿窒息后的心肌损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早产儿预后.心 肌酶谱是心肌损害后最常用的酶学检查,CK-MB绝大部分存在于心肌细胞质内,一般在心肌受损过后2-12h急剧升高,24h内达高峰,对心肌损害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CK及CM-MB亦存在于骨骼肌及大脑中,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存在肌肉损伤和(或)缺氧应激反应,使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出现CM-MB一过性升高.且新生儿采血时易出现溶血情况, 极易影响化验结果,使心肌酶谱的特异性降低.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在2007年急性心肌梗死指南推荐指出cTnI是最佳的心肌损害标记物[2].cTnI 是心肌肌钙蛋白3个亚基中反应心肌受损最敏感和特异的一种血清标记物. 其在心肌受损后4-6h开始升高,24h内达到高峰,持续2-3天[3].cTnI仅存在于心脏组织,故特异性较高.本研究发现窒息后心肌损害早产儿的CK、CK-MB、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故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正常心肌糖代谢以有氧代谢为主,窒息、缺氧、酸中毒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生成减少,导致心肌损害.故心肌损害治疗的关键在于提供能量,保护心肌.磷酸肌酸钠是重要的细胞内能源物质,它属于磷酸胍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国外曾有学者研究磷酸肌酸钠在猫的组织中的蓄积情况,发现其在心脏、骨骼肌、脑和肾脏等组织中蓄积明显,因此,磷酸肌酸钠对心肌可以发挥保护作用.磷酸肌酸不仅可以直接将ADP转化为ATP,维持心肌细胞内ATP含量,保护缺血心肌,保证心肌细胞内的能量供应,还能保护心肌细胞膜,减少酶类释放,并具有抗过氧化酶的特性.且磷酸肌酸钠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增加缺氧组织的氧气交换.所以磷酸肌酸钠作为一种能量载体,不仅可以为损害细胞提供能量, 还可以通过增加膜的稳定性及抗氧化作用,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收缩功能[4].本研究显示,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其他研究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早产儿为新生儿的一个特殊群体,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窒息后易并发心肌损害.磷酸肌酸钠作为一种细胞内能源物质,对早产儿心肌损害的治疗疗效显著,且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提示磷酸肌酸钠在早产儿的应用中是安全的.故临床值得推广.但磷酸肌酸钠的应用剂量,各家报道不一[6],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34-239. 2]
TwerenboldR,ReichlinT,MuellerC.ClinicalapplicationofsensitivecarG
d(iactroponinassays:potentialandlimitations[J].Bilmark Med,2010,4 [ 3):395-410. 3] 杨振华,潘柏申,许俊堂,等.心肌损害标志物的应用准则[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0,25(3):185-189. [4] 魏继征.磷酸肌酸钠
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60-61. [5] 李武勇.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J].广东医学,2011,32(15):2047-2049. [6] 范伟,段其改.磷酸肌酸钠治疗早产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7)2589-259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I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