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看图讲故事父与子》评课稿》,欢迎阅读!
评杨杨老师的《看图讲故事》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杨杨老师的口语交际课《看图讲故事》,收获颇多。
本节课内容选自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系列连环漫画,连环漫画风趣幽默,非常适合孩子们观看。
在教学中,杨老师抓住“看图”这一切入点,让学生充分观察每幅图,弄清每幅图 的意思,再完整的叙述每幅图的意思,这为后面的续编打好基础。 一、教给方法,有据可依。
上课伊始,杨老师出示〈父与子〉这本书,并介绍作者,让孩子们和作者打招呼,这无形当中拉近了作者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再通过播放作者给孩子们的录音,让孩子们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3个宝典:按顺序、说清楚、大声说,让孩子们在一种新颖的环节中掌握了看图讲故事的方法,而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这3个宝典贯穿始终,又充分发挥了老师的指导性。
二、由扶到放、循序渐进。
在观察每幅图的时候,学生基本能看懂图画内容,但对于图画中的细节容易忽略。在此教学片段,杨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每一格漫画,抓住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想象,想象人物之间的对话,还原生活,使画面有了生活的气息。杨老师再将每幅图的图意以填空的形式出示,降低了叙述的难度,让孩子的叙述有依可据。到后来的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时,不再出示填空。这样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教学,说明老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做到以文为本、以生为本。而在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练习充分,点评及时,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我说你猜、兴趣盎然 在讲述每幅图的意思时,杨老师还设计了“我说你来猜”,的游戏,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画, 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等会请你上来说,再让大家猜一猜,敢于说和猜对的同学有奖励哦。这种训练的形式富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很多孩子并不会倾听,而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调动了学生说的积极性,更调动了学生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训练他们的观察、想象、表达、倾听能力。
而在学生编故事这个环节中,在杨老师“张作家”“丁作家”的忽悠、鼓励下,孩子们个个也是兴趣盎然,在课堂上尽情想象,给老师、给课堂带来了许多惊喜和感动!
今天的看图讲故事只是杨老师的一个切入点,而走进《父与子》这本经典的漫画书,真正享受经典课外书书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培养一种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课外阅读,才是这堂课最后的落脚点。我相信,课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会手捧《父与子》,手捧心爱的课外书,与书为友,快乐无限!
以上是我的一点听课感受,说得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