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2023-12-09 07:3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欢迎阅读!
中国,倾听,声音,世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作者:卞慧君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62

摘要: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们的汉语在今天的世界并没有发展为一门强势语言,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坚持和平崛起的主张,故而汉语在世界的发展不可能会再走过去西方国家伴随殖民扩张而让其语言也扩张的老路。我们寻求的语言发展道路应是文明的,而且是经得起道德律令考验的。 关键词:汉语 中国 世界

上世纪以及本世纪的中国,汉语一直都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也被寄托着巨大的希冀。它时而成为阻碍民族、国家复兴的语言障碍,时而又成为实现中华文明复苏的文化载体。对于汉语的认知,基本上在这两个极点之间来回摆动,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思潮、境遇以及它的政治都有着隐秘的关联。文化保守主义者往往对于中国语言更多一份亲近的情怀,他们认为语言是与一个国家独特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尤其是中国汉语的表意形式象征了一套独特的语言机制,内含了中国文化的精义与价值。而另有一批专家学者,则认为汉语复杂的书写方式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认为中国语言低级、文字原始汉字也应该走向拼音化的发展道路。而事实上,当一种语言能够用最简练的方式表达出如此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正说明它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尤其当有那么多快捷而便利的汉字输入法问世以后,汉语的低级论早已是不攻自破了。

然而,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我们的汉语在今天的世界并没有发展为一门强势语言。反而让那些文明史不如我们长久的国家的语言渐渐走向了世界,譬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尽管我们也都知道它们语言的发展是靠着海盗船,洋枪洋炮,在满世界转悠,柿子拣软的捏,不论道路远近,占领一块土体后让其成为自己的海外殖民地,然后顺势传播一下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而中国则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文化魅力,以君子所为的方式,不压榨,不硬塞,而是愿者上钩,左邻右舍觉得我的语言好用,就随意拿点回去——路远的就来不了,拿不到。可以说,前者是强盗所为,但可惜的是我们的汉语也只是寒酸地输出给几个周边国家,也就是今天的日韩,东南亚。而今天,这几个国家整体的综合国力毕竟是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抗衡的。

可见,历史上,让语言快速走向世界的最好方法就是殖民扩张,实施霸权主义,所以,欧洲有语言学家说,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可以让其语言保持五百年的影响。但今天的世界大体上还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中国的发展之路更是坚持和平崛起的主张,故而汉语在世界的发展不可能会再走过去西方国家伴随殖民扩张而让其语言也扩张的老路。我们寻求的语言发展道路应是文明的,而且是经得起道德律令考验的。 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为语言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后盾。经济政治实力的强大是解决现今一切问题的关键,对于语言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英语之所以能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原因不外乎是有几乎操纵世界经济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和占世界一极的欧盟在撑腰。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语言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而科技是不同情弱者的,它只亲睐强者计算机软件网络,而这一切又被使用英语的欧美国家抢占了先机,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些冰冷的机器语言使用的多是英语,在这种语言霸权的环境之下,我们的汉语几乎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始终处于弱势,被边缘的地位。所以,当务之急,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力,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创新文化、发展语言,有让人值得学习的重要经济背景。只有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我们才能用汉语表达我们合理的话语权。

二、增强汉语危机意识,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这样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大学时,很多同学挤破头要考计算机

经济管理英语甚至一些小语种专业,因为它们多是今天这个商品经济社会下认为的热门专业,无奈之下才会在报考志愿上填一个汉语言文学;同学们在业余时间多去参加什么奥数,艺术英语类的各类辅导班,若是有个语文什么班,定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目前国内最红火,最赚钱的培训机构是北京的新东方,如果你不知道俞敏洪是谁,如果大学毕业你还不知道“GRE”“TOEFL”“LEST”,如果你还没有考过上海市的中高级口译……你一定会被贴上时下网络流行用语”out”的标签。而这一切确是事实,我们的身边充斥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太多的汉语无用论。家长,学校,社会,还有我们自己有多少重视过语文学习,我们关注的是能否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成为跻身上流社会的身份标志,而汉语仅仅成为无关重要的陪衬性角色。一个中国人能不能写出一句达意而优美的汉语根本不重要,而是否可以书写流畅的英语成为很多用人单位选择的重要参考。我们对自己的语言太忽视了,已经自己把母语边缘化了。而且可悲的是,今天世界上最好的汉学家却不在中国,诺贝尔文学奖里竟然没有一部用汉语写作的作品。要让汉语能被国际社会认可,我们首先要增强自己对汉语的认同感。 三、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让口号变为现实。中国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汉语也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走出国门。近年来,一方面伴随着所谓的大国崛起,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另外一个因素是古典主义的复兴,国学热、孔子热、新儒家等等,使我们重新睁开眼睛,让目光回到屈辱的晚清之前,回到光辉璀璨的汉唐盛世和先秦时代。在这样两种因素的交织中,对于汉语的重新认识就成为一种必要,而帮助汉语走出百年来的游离、彷徨与弱势状态,更成为一种刻不容缓的文化使命。汉语的海外传播有两种背景:一个是海外华人华侨,他们对汉语有一定了解,只不过受生活环境所限,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交流的机会不多,他们对汉语的学习相对而言是主动的;另一个就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他们学习汉语多是被动的,带有明显的利益驱动。对于前者,汉语传播的工作是兴趣型的,要让他们能深刻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明白无论身在何方,自己都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让学习汉语,传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民族的自觉;而对于后者,为了在经济文化方面顺利交流,要让他们通过汉语的学习,更加了解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过去的辉煌和今天的活力,要让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可以利用汉语进行交流,对于他们,就是要让汉语成为一个工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字表现着该民族的智慧,同时还常常成为这个民族的图腾般的象。把汉语与汉字介绍给各国人民,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应尽的义务。让汉语从边缘回归到核心地位,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们期待着:让文化传承文明;让汉语走向世界;让世界都来倾听中国的声音。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M].长春出版社,1995.2 作者简介:

卞慧君,女,198509,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09级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A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