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范文

2022-10-04 22:56: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格式范文》,欢迎阅读!
范文,格式,论文
论文格式范文

冯小刚的贺岁片《集结号》在国内票房节节攀升的同时,又在岁末年初吹响了挺进海外的进军号。在银幕荧屏一片情滥的当下,冯小刚自称《集结号》是一部男人戏,没有儿女私情。“我要做中国新战争大片。”“从故事情节上来说,《集结号》是一部感人的悲剧,但我不保证每个观众看了都会哭,我不做这样的承诺。喜剧不保证每个人笑,《集结号》也不保证每个人哭。每个人对艺术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相信都会被感动,我相信这次的故事和以前不一样,即使走出电影院,人物的形象还是会在心里。”

那么让冯小刚如此自信的“感动”究竟是什么?它又源于何处?冯小刚表示,这部影片并非为了探讨牺牲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形而上的主题,在自己的心目中,这就是一个在漫长的岁月中不被人理解的“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就是因为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但是这并非廉价的英雄主义,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这个根据杨金远的小说《官司》改编的“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并不复杂:1948年淮海战役中,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阻击任务,以掩护大部队转移。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为令撤退,但全连战士始终没有听到集结号的吹响,谷子地亲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死去却无能为力。最后除谷子地之外46名战士全部阵亡。从此,寻找团长问清楚为什么集结号没吹响,成了谷子地后半生的追求。十年后,昔日的号手道出了秘密:当年大部队转移时,团长根本没让号手吹号,因为必须用九连的牺牲去换取大部队的安全转移。影片的结尾是一场迟到的为整个九连举行的葬礼。葬礼上谷子地被授予功勋奖章,九连战士得以恢复烈士名誉。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集结号》写到了英雄的孤独,并且将这种孤独刻意地放大与凸现。冯小刚放弃了自己轻车熟路的喜剧形式,而从英雄主义情结出发,以悲剧手法来给观众提供贺岁大餐,因而被认为“《集结号》的出现,实际上是冯小刚在改写了中国喜剧电影文化生态之后,把战争片也纳入到自己的类型片叙事重构之中。没有葛优出演的《集结号》,构成了冯小刚电影符号的改变”①。对于《集结号》的英雄主义情结,需要我们在更为久远也更为广阔的时间与空间的范域内予以审视。对于中国而言,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始终被社会主流话语所肯定。1949年后,中国电影开


始了从民族商业电影向国家政治电影的第一次转型。在这一次转型中,政治艺术的矛盾关系是一条重要线索,并且在两者的博弈中,政治是占上风的。②几乎所有的电影主题都不外乎革命的英雄主义和忘我的集体主义。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电影开始了从国家政治电影向主流商业电影的第二次转型,转型的核心是承认电影的文化商品属性。直至第四、第五代导演出现,开始强调电影的认识功能是对“人生”的终极体验,是对历史文化反省,并且电影的审美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寓教”,而是其独立的美学意义。到了90年代初中期,“主旋律”被重新进行了更宽阔的界定后,又成为国家

电影的核心价值。商业电影微妙地转向主流电影。③而从90年代中后期起,电影又开始出现第三次转型,即以宣传教育为主的单纯政治文化向审美愉悦为主的娱乐文化转型和从精致的严肃文化商业性的快餐文化与大众文化转型。冯氏电影,恰在此时崭露头角。

英雄主义通常会与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同时被提及。但是,《集结号》与同为表现集体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战争片《南征北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等影片不同,除了战争场面显得更加惨烈并且带上了西方战争大片的痕迹之外,还抛弃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并由借宏大叙事来表现国家政治电影的主旋律,转而关注生命个体并为平民英雄的被排斥于历史与体制之外鸣不平,由一味高唱集体英雄主义凯歌,转而凸现战争的残酷以及英雄孤独的悲壮。让银幕上的九连战士和银幕下的各色观众苦苦期待的原本可以吹响集结号但直到曲终人散也未能吹响的军号,以首尾呼应的形态有形无形地贯穿于全片。片首,它于特写的镜头中在血迹斑斑的画面之后出现在皑皑白雪之上,白雪覆盖着46位英烈的墓冢。随即镜头渐渐向上拉成全景,在群山簇拥之下,军号与军号下的烈士墓冢渐变渐小,某种特定的历史感便在这变化运动着的镜头与画面构图中生出了浓厚的意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9p.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