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党员心得体会 (2)》,欢迎阅读!

41. 苏东坡任职地区依次为( )
A.湖州、杭州、黄州、密州 B.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C.密州、黄州、杭州、湖州 D.杭州、湖州、密州、徐州 42. 苏东坡个性复杂,以下哪种不属其特性?
A.精通哲理 B.重情重义 C.热爱自然 D.处事圆滑
43. 苏东坡在密州时怀着安祥平和的心境,越发爱好( )的诗。
A.杜甫 B.李白 C.孟浩然 D.陶渊明
4 4. 苏东坡的朋友( ),事先知道了苏东坡被弹劾的消息,先派人去通知了子由。
A.王诜 B.张方平 C.黄庭坚 D.佛印
45. 苏东坡的案子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最后仍然获释的缘故是( )
A.苏东坡朋友的请求 B.老百姓的请求 C.皇上被苏东坡的诀别诗感动 D.苏东坡的申诉
46. 苏东坡诗中拿( )开玩笑,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A.徐大受 B.陈慥 C.马梦得 D.朱寿昌
47. 苏东坡被贬到( )时,成立了一个救儿会,救助婴儿。
A.黄州B.徐州 C.常州 D.杭州
48. 以下哪位是苏轼的好友又是高僧( )
A.黄庭坚 B.佛印 C.范仲淹 D.苏辙
49.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反映了他( )
A.热爱生活 B.情感丰富 C.幽默刚直 D.看破红尘
50. “晋武平吴,以独断而亡;齐小白专任管仲而罢。 ”这是苏东坡出的一道乡试
题,它是 ( )
A.《论独断》 B.《论败亡》 C.《论管仲》 D.《论青苗》 51.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悼念的是( ) A. 王弗 B. 王闰之 C. 王朝云 D. 苏小妹 52. 东坡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诗》曰:‘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是九个!” 请问苏轼讥讽的谁的字源学说( )
A.司马光 B.黄庭坚 C.王安石 D.苏辙
53. 苏轼66岁在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暴病,止於常州。这一首自题诗,道尽自己坎坷一生,但是仍然表达出自己豪放的性格,他觉得自己在政治生涯里,引以为自豪做出政绩的地方是黄州、儋州和( ) A. 密州 B. 杭州 C. 湖州 D. 惠州
54、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就是苏轼到湖州任所时写的( )引起的。
A、《湖州谢上表》 B、《方山子传》 C、《赤壁赋》 D、《游沙湖》 55.下列不是苏轼的言论的是( )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C、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
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D、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6.苏轼的文学观点和( )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A. 韩愈 B. 欧阳修 C. 柳宗元 D. 王安石
57.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 )都曾得到苏轼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A. 范仲淹 B. 辛弃疾 C. 张耒 D. 晏殊
58.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的是( )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A. 洞庭湖 B. 鄱阳湖 C. 太湖 D. 西湖
59.苏轼是中国第一位提出“ ”的先师。他敢于创新,追求自然之美,不拘于形的“枯木、竹石”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鼓励。 A.文人画 B. 诗人风 C. 诗入画 D. 画融诗
60.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一语段选自苏轼的《 》。
A. 《赤壁赋》 B.《留侯论》 C. 《方山子传》 D. 《后赤壁赋》
参考答案
41、【B】 解析:苏东坡在熙宁四年任杭州通判,在熙宁七年任密州太守,在熙宁十年任徐州太守,在元丰二年任湖州太守,后被捕入狱。
42、【D】 解析:苏东坡精通哲理,重情重义,热爱自然,为人豪放大气,不拘小节,从其诗词中就可 看出。若是他处事圆滑,便不会有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了。
43、【D】 解析:苏东坡的诗词在这段期间达到了成熟期,只留下满心安详与顺时知命。他的《西斋》 诗简直和陶潜一模一样。 这首诗中有真正的安详与满足, 也有对自然的声音色彩平静的喜悦。
44、【A】 解析:东坡的好友王诜驸马曾亲自出版苏诗,他一听到消息,连忙派信差到南京找东坡的弟 弟子由,子由又派信差通知东坡。
45、【B】 解析:佛印本不打算出家,后皇帝建议他入寺当和尚,进退两难,被迫出家。他被刻画为浪 漫人物,在通俗作品中比参寥更常被人提起。
46、【B】 解析:陈慥字季常,是东坡随时可以开玩笑的朋友,在一首诗中,苏东坡用“狮子吼”来戏 谑他惧内,于是他惧内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季常癖”仍是惧内的代称。
47、【A】:苏东坡听黄州当地文人提到本地溺婴的恶习,立刻写信给朱太守并自己成立救儿会, 向富人募捐到不少钱财,倒乡村调查即将生产的妇女,只要他们肯养小孩,就送钱送米送布 给他们。
48、【C】 解析:东坡误以为事态转恶,难逃一死,写了两首告别诗给弟弟,交代后事,并说愿意生生 世世和子由做兄弟,感谢皇帝以往的恩情,一切怪自己。两首诗偶然到皇帝手中,皇帝看了 大受感动,这也是获释原因之一。
49、【B】 解析:这首诗写自妻子死后十周年,他写这首短词来表示满腔的哀思,文意凄美,充满荡气 回肠的音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7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