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的依赖性》,欢迎阅读!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的依赖性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的依赖性
【摘 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心理学研究表明:独立自主意识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独立性越强,发展得越快越好。《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独立自主意识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独立性越强,发展得越快越好。《纲要》中说的:要热爱每一位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关键词】依赖性 孩子 自信心 自我服务 独立性
现时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吃一顿饭,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哄着来喂;甚至还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追着来喂饭;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怕“小皇帝”“小公主”们累着或是受到任何伤害,就会凡事都不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而是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少了,而孩子长期处于这个过分爱护的家庭氛围之中,往往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也就是说,有了这样爱,也就导致了孩子对家人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那我们应如何去纠正孩子对成人的依赖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为孩子营造宽松、安全、谈话氛围
其实,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是一种不良的表现,如果在孩子学前时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对孩子的将来造成很大的危害,这就有可能会产生以下两种不良的后果:一种是依赖性较强的人,性格将表现得极为的柔弱,属于缺乏自主型。遇事不能独立思考,没有主见,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都要别人为他拿主意。另一种依赖性较强的人则是属于缺乏自信型。多数表现在生活中总是感到事事不如别人,对周围的事物颇为敏感,甚至可能由于某些微不足道的羞辱而成为自卑的人。
当在与依赖性强的孩子谈话时,先与孩子来个亲密的肢体语言——亲亲,抱抱,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很喜欢他的。然后,就进入我们的谈话内容。在与其谈话的过程中,多运用了一些鼓励的词语:如“你能行”、“你可以自己来”“试试就知道”等,这可消除孩子紧张的心理,使其树立了自己的自信心。
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再则,心理学研究表明:独立自主意识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独立性越强,发展得越快越好。
如果想让孩子能尽快的改变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喝水、穿鞋、穿衣服等等,这些都需要他们独立去完成简单的委托“任务”。凡是孩子能够做到的,我们都尽量不插手,而是在旁看着他,这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发现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就要果断地去做。当一发现孩子做到了,我就会及时给予表扬,如向他伸出双手与其互拍一下,并大声到“嘢-嘢-嘢”或是送给他一个大母指“叔叔”。当孩子经过几次老师对他的“放手”锻炼后,他的独立性将会增强了不少,同时也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
在日常活动的各环节里,我们都要留心去多观察,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如当孩子很喜欢玩片片玩具,而且想象力很丰富时,每次在他拼完片片玩具后,我们都要在全班孩子们面前展示这孩子的作品,并且鼓励孩子,大胆的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老师就在小朋友面前及时的对他进行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又如在表演活动中,见到有些孩子刚要站起来,身体却又缩了回去,头低低的。见状后,我们就要马上走到孩子的身旁,摸着他的头说:“你就试试看,好吗?”“好”“我相信你是行的,你是最棒的!”当他听到后,他就会抬起头看看老师,这时的我们就要及时的给予他微笑,并坚定的对他说:“去吧,相信自己,你是行的!”然后,及时给予他一个最强的鼓励,这时他就会走出去表演了。这时的孩子,在老师和小朋友的鼓励下他终于表演完了,而班上的孩子们也会在我们的带领下为他鼓掌,他的脸上将会露出久违的笑容。
在此同时,我们也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尝试着请他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比如:帮老师放放杯子,帮老师挂挂毛巾,帮老师收拾一下玩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使其慢慢的增强自信心。对于他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的给予他表扬和奖励,使其自信心大增。
四、家园共育,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因家长是老师的教育伙伴,所以我们和孩子的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对孩子依赖性的问题,及时地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交流,并与家长一起共同探讨相关的措施,使孩子的家人认识到孩子虽小,但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建议孩子的家人,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给予孩子充裕的时间,切莫代劳。面对孩子不可避免的失败,千万不要大声的去责怪孩子,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和孩子的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建立对孩子的奖励机制,及时对他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从而缓解了孩子对成人较强的依赖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2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