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育”让孩子更积极

2022-10-07 13:0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正向教育”让孩子更积极》,欢迎阅读!
正向,积极,孩子,教育
“正向教育”让孩子更积极

展开全文

“正向教育”让孩子更积极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911

家庭教育中,面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良行为,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指出错误,孩子才会发现错误,才会去改正,不批评孩子,孩子就不听。这是典型的用负向教育来改正孩子的缺点,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正向教育改变孩子的缺点。

所谓的正向教育,就是用正向的观念、思维和手段教育孩子,简单来说就是以表扬、激励、奖励等为主,传递正向信息,使孩子产生高兴、愉悦、激昂等正向情绪。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从正面的方向来实施教育,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和不良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健康的人格。 “正强化”能改变不良行为

所谓“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后,父母能从正面、积极的角度给予刺激,强化孩子的优点,使孩子思维被引向正确的积极的一面,从而淡化不良行为。

比如孩子做作业速度慢,家长如果说“你怎么还没做完作业啊”,会把他的思维向负面方向引导,结果是孩子接收的信息都是“做作业拖沓”。但如果说“你今天终于自己主动做作业了”,这样说,孩子接收的信息就是“好好做”,他的潜意识也会真的指示他好好完成作业。 正向语言能改正缺点

当孩子出现小缺点小毛病时,如果用打骂、嘲笑、讽刺等方法对待,迫使他改正,反而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相反,用正面的语言来教育孩子,效果就不一样了。

比如针对孩子的粗心,家长通常会唠叨“不要粗心啊”,结果还是粗心不断。成功学研究指出,越是重复的信息,对潜意识的影响越大。虽然我们在否定粗心,但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的语言中会不断出现“粗心”二字,客观上在不断重复粗心,无意识地起了提示作用。相反,我们要寻找孩子“粗心”的反面,也就是孩子“细心”的地方,多加鼓励,加强潜意识对“细心”的印象,孩子才会越来越细心。 积极的暗示能改变缺点

暗示是用含蓄的语言或行为、间接的方式使人领会意图的方法。积极正面的暗示,就是通过间接的、含蓄的方式,运用夸奖、期待等正向的教育段,使孩子朝着父母指明的、需要做出努力的方向发展,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我能行”的信心和“我要行”的动力。

比如,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你不必直接对孩子说:“不听话的孩子才闹着不去幼儿园。”而将它换成:“某某真不乖,他不去幼儿园。”孩子就会明白哭闹是不对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1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