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女性生殖期保健服务》,欢迎阅读!
![生殖,保健,女性,服务](/static/wddqxz/img/rand/big_77.jpg)
浅谈女性生殖期保健服务
摘要】 目的 简单分析女性生殖期的保健服务。方法 对来我院的1000例孕妇生殖期保健服务进行根踪调查。结果 2010年孕妇的生殖健康率相对2009年来看有所提高。结论 我国的生殖保健服务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妇女的生殖期保健服务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关键词】 生殖健康 临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殖保健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计划生育大力提倡少生优生政策的口号下,如何对在生殖期出现的各种疾病进行及时的检测非常有必要,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讨论一下女性生殖期的保健服务。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期间共对1000例计划妊娠的妇女进行生殖期的跟踪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6至2010年7月来我院的计划妊娠者中,平均年龄 为27. 4 岁,其中未生育者903例,已生育1胎者97例。生育1胎的妇女中,男孩为17例,另外80例为女孩。 1.2方法
所有计划妊娠妇女均到我院接受系统的优生常识教育,同时对其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原始资料登记 ,并且分别建立档案。所有妇女每月定期到我院接受保健服务或接受随访,孕前3个月至早孕 3个月服用斯力安片。对已孕妇女及胎儿进行系统规范的围产期检查,一旦发现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与此同时,提供相关的优生遗传咨询、孕期保健、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性病的防治、原发及继发性不孕的诊治等服务。 2 结果
2.1生殖健康状况
1000例育龄妇女中以生殖道感染发病率最高,由生殖道感染诱发的继发性不孕比例较大,但2009年的发病率与2010年发病率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孕妇发病表 2010 2009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外阴阴道炎 39 3.9% 43 4.3% 宫颈炎 52 5.2% 63 6.3% 子宫附件炎 22 2.2% 30 3.0% 盆腔炎 5 0.5% 8 0.8% 子宫肿瘤 3 0.3% 2 0.2% 附件囊肿 2 0.2% 3 0.3% 外阴赘生物 1 0.1% 2 0.2% 宫颈陈旧裂伤 1 0.1% 3 0.3% 继发不孕症 31 3.1% 58 5.8% 多囊卵巢综合症 1 0.1% 0 0 性病 4 0.4% 6 0.6%
2.2分娩情况
1000例计划妊娠女中妊娠妇女为827例,孕期跟踪服务查出高危妊娠273例,根据高危评分动员其到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娩,所有孕妇均实行住院分娩。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7.9‰,出生缺陷率6.7‰。 3 讨论
孕期跟踪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育龄妇女,通过孕前查体,使得患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妇女得到及时诊治,提高了生殖健康水平,并治愈了由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继发不孕,深受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标,通过孕期跟踪服务,筛查出高危妊娠,动员孕产妇到条件更好的定点接生单位分娩,因此无孕产妇死亡发生。普遍推广使用斯力安片于孕前3个月服至孕后3个月,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出生缺陷。对某些B超不能检出遗传病如先天性聋哑、先天愚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高危家庭提出生育指导意见 ,根据遗传方式及子女再发风险等问题进行指导、提出建议。例如一对夫妇1胎为男孩,患有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指导孕妇于妊娠 18周到省级医疗科研单位做产前诊断,生育了一个健康女孩,避免盲目生育,减轻了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我们开展孕期保健跟踪服务,是以现有的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为基础,立足社区、面向人群,顺应卫生模式转向社会医学、社区卫生、促进健康的潮流,根据群众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开展起来的一项优质服务项目,有利于广大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改善及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
开展殖保健工作,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工作转变的一个新举措,为了更好、更完善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一流的服务,就需要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人才、一流的技术力量、一流的服务质量。首先,应树立开展生殖保健工作的思想意识,提高责任感和紧迫感。根据开展项目的内部挖潜,合理分工。给予社区技术人员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掌握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平。对技术人员的待遇、职称、评优等多方面有关部门应给予关心、照顾。同时建立妇女生殖保健服务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其次,要改变服务方式,坚持“面向基层、深入社区、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原则,努力为妇女提供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殖保健工作可持续发展。
总之,妇女生殖保健服务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上级的扶持和协调,以及广大妇幼保健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1]冯琪.女性生殖健康面临的问题及生殖健康促进策略[J].继续医学教育,2007(17):44-51.
[2]肖廷武,潘常红,高惠明,刘敬.杨柳湾两社区女性生殖保健状况分析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18):33-42.
[3]魏学杰,王淑芬,等.孕期保健跟踪服务与女性生殖健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0):27-29.
[4]孙惠杰.女性生殖生理特点与妇女保健[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6):54-6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k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