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族音乐学的现状及发展

2022-12-27 22: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我国民族音乐学的现状及发展》,欢迎阅读!
乐学,浅析,现状,民族,我国
浅析我国民族音乐学的现状及发展

民族音乐学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必须是一种整体音乐文化抽象出来的产物,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民族音乐学现状的,欢迎阅读参考。

要:当前,我国民族音乐学主要存在本土化问题和学校发展原动力问题。我们应从三方面关手促进我国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 现状 发展 一、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发展现状及特点

从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两个层面的特征:

()注重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对音乐本体的研究乃是对我国固有的民族音乐理论承接和发展。

音乐本体的研究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学中承担着双重任务,其一,即是为音乐文化意义的研究提供音乐学的依据;其二,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大面积分析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乐理,为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分析提供工具,以消除使用西方乐理分析中国音乐所产生的尴尬与不当。

()注重对音乐文化关系研究音乐文化这两个关联概念,不仅是民族音乐学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符号学乃至音乐技术理论在内的国际上音乐学各分支学科都在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辨明音乐文化的关系,从文化角度解释音乐,从音乐角度理解文化,不仅有利于避免概念的混乱和滥用,而且是将音乐文化研究引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民族音乐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 () 本土化民族音乐学发展问题

西方民族音乐学在本土化过程中仍然存在本土学者的缺失、本土音乐文化意识淡漠、本土音乐文化研究的非纯洁性以及在文化变迁背景下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困境等问题。杜亚雄提出了东方民族音乐学家应该发挥在西方音乐文化研究方面所具备的局外视野的优势;郑元者则通过对于地方性知识论题的反思,提出音乐的中国经验不只是一种地方性经验而应该是一种情境性的经验,它在艺术人类学所着力追求的全景式的人类艺术景观图的建构、艺术真理和人生真理的理解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 学科发展原动力问题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方向既然是本土化,那么支持这一方向的原动力是什么呢?为西方文化体系是优于其他落后国家文化体系的欧洲中心论思想在中国音乐界曾经有所盛行,主要表现在创作技法等音乐本体相关领域。客观地说,这种以先进的西方音乐系为标准来评价或解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形式及价值的做法,在今天仍然能够看到。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确仍在盛行欧洲中心论,我们的确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先,这导致西方成功引领我们来打破他们带来的欧洲中心论,建立文化相对世界。音乐就是文化、世界文化多元平等、整体视角下的人文观察等等,成为今天中国音乐学界恪守的至理名言。

这便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当前危机――自我发展的原动力的缺失。这种缺失的原因,正是前述危机背景的叠加。进一步说,我们如果摆脱不了这种西方带领的状态,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甚至是中国的音乐学,将一直跟随别人的脚步去走自己走过的路。 三、对我国民族音乐学发展建议论述 ()紧扣我国的各类传统文化

首先,要把传统文化和封建主义、封建统治、封建思想区别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数产生于封建社会,无疑其中会有一些封建糟粕,这是应当批判清除的,但其中的主体并不一定都是封建统治思想,它在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思维、审美特征等方,却反映了彼时彼地、该民族、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和爱好。

其次,应对信仰文化、民俗文化和封建活动、宗教迷信区别对待。传统文化,宗教仰占有特别重要的分量。某些少数民族是普遍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宗教信仰民间化是这些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民族的信仰文化体系,对该民族的哲学精神、社会生活、政治结构、文化风尚、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建筑工艺等都有着重要的影民俗文化和封建活动、宗教迷信区别开来。 ()构建以本土历史文化学科发展原动力的模式

民族音乐学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必须是一种整体音乐文化抽象出来的产物,而中国的古代音乐史学史料正是具备文化史特征的,若不能从现成的资源中寻找可借鉴的内容,是一种浪费和遗憾。 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和中国音乐史学界等学科应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学科联手共同建设拥有我国文化特征的学术阵营。中国音乐史及文化史学界的必要补充,将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未来趋势。

()注重田野工作,挖掘本土传统民间音乐素材


直接深入民间采访考察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工作,称之为田野工作 实地考察是民音乐(或日音乐人类学)研究的生命线。

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和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一样,学科建设或研究方法上,都十分强调田野工作,鼓励走出书斋,深入民间,向所研究的对象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虽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魅力无限,而其历史资料却十分匮乏,因此,更应强调田野工作的重要性。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治学的灵魂,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唯一途径。学术成果水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田野工作深入、细致的程度。 ()加大对外国民族音乐研究,以推动我国民族音乐学科的建设。

艺术存在着普遍的共融性,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对本国音乐研究上。我国的民族音乐研究也应该涉及对其他民族音乐研究。只有深刻地了解世界音乐,才能意识到本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位置。并且,目前发展着的中国民族音乐已经呈现出十分鲜明的与其他民族音乐相融合的形式,所以,适当地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可以使国内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加全面。

[1] 杜亚雄:《召开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的经过》,载《音乐研究2003年第4.

[2] 管建华:《文化研究音乐人类学》,载《中国音乐2001年第2期析方法的来龙去脉》,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

[3] 魏廷格:《建议用中国音乐学概念代替民族音乐学概念》,载《音乐研究1985年第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il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