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宗教哲学家纳斯尔

2023-01-24 21:3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伊斯兰宗教哲学家纳斯尔》,欢迎阅读!
纳斯尔,伊斯兰,哲学家,宗教


伊斯兰宗教哲学家纳斯尔

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SyedHosseinNasr)是当代世界为数不多的跨越了2世纪、学贯东西的伊斯兰宗教哲学家、思想家。1933年出生于伊朗德黑兰的一个穆斯林医生家庭,早年在伊朗接受教育学习伊斯兰文化典籍和波斯语诗歌,文学和宗教学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加上父亲的早亡,才12岁的他,就被送往美国求学。开始在新泽西州的汉斯镇(Hightstown)的佩迪(Peddie)中学接受中等教育195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被录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MIT)学习理学数学展现了他在科学领域的天赋。期间,他对西方哲学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受到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GD桑托拉纳、罗素等人的影响,纳斯尔逐步深入学习西方科学哲学宗教史,学习西方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等,为了更好学习和掌握西方文明的根基,具有比较的学术眼光,他同时还大量阅读东方智慧的印度宗教哲学如奥罗宾(18721950)拉达克里希南(18881976)等学者的著作,从而使自己对东西方的永恒和灵性哲学产生了异常浓烈的兴趣。在他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理学士学位后,又进入哈佛大学,在这里,他经过一段对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钻研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并承担了科学史领域里的一个科研项目,同时,他对继续探求精神性哲学热情很高。在哈佛大学期间,他又受到著名哲学家富雷斯杰夫·舒恩(FfithiofSchuon)和提头斯·布克哈特(TitusBurchhardt)的重要影响,对纳斯尔提高和追求智慧、精神性哲学起来了很多促进作用,同时,纳斯尔还受到法国著名伊斯兰哲学家亨瑞·考宾及苏非主义专家路易斯·马西农等学者的影响,业大进,成果突出。

1958年,年仅25岁的纳斯尔以在伊斯兰宇宙学和科学方面的出色学习及优异成绩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回祖国后,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他先后执教于德黑兰大学,主讲科学史和哲学史,并担任多年的人文学院院长、德黑兰阿亚尼赫尔大学校长等职务。1974年,他被政府任命组建伊朗皇家哲学研究院,并任院长,在他的主持和努力下,为伊朗培养了许多知名的伊斯兰哲学研究学者和后起之秀。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纳斯尔还积极、认真地学习伊斯兰哲学苏非哲学还定期到传统的宗教学校“马德拉沙”(Madrasah)旁听许多宗教学

1






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对智慧的追求与思考。

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纳斯尔移居美国,先后执教于美国费城圣典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乔治·华盛顿大学宗教学研究中心等机构。1981年,作为第一位穆斯林学者代表,被邀请到爱丁堡大学的吉富德讲座进行演讲该讲演稿以《知识与神圣》(1981)一书出版,书中的目标是为了恢复知识的神圣性,并以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与神圣没有分离的东方智慧,来复兴西方真正的精神传统,在西方学术界反响很大。

迄今为止,纳斯尔已经出版了50多部著作,发表各种论文达500多篇,领域主要涵盖科技史、宗教学、伊斯兰哲学、伊斯兰思想、伊斯兰精神论、苏非主义、伊斯兰艺术等。其中的代表作有:《三个穆斯林圣贤》(1962)《伊斯兰的理想和现实》(1965)《人和自然》(1968)《苏非论文集》(1972)《伊斯兰与现代人的困境》(1975)《伊斯兰精神论》(上、下卷,1985)《传统伊斯兰在现代社会(1987)等。

纳斯尔是站在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时代前沿,将伊斯兰哲学思想的传统原则、价值和丰富精神内涵进行了充分的现代性阐发,他不仅是—位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而且是一位熟知东方神秘主义苏非主义的大家,除了在哲学科学等多学科领域著书立说外,还经常写一些诗歌及文学作品,是文理兼通、人文科学精神合而为一的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他的跨文化求学经历,使他既精通西方物理社会科学历史哲学和现代基督教教义学和神学,而且全面洞悉和深刻掌握阿拉伯-伊朗-伊斯兰的哲学思想传统和发展轨迹。同时,他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是过人的,他精通梵文、阿拉伯语、英语,还掌握了法语、德语,对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也有一定的造诣。

在纳斯尔看来,西方自18世纪以来,由于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兴起,人类中心主义日益抬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掘和占有欲越来越膨胀,人类征服自然和太空的自信也越来越强大,所以,许多古老文明中那种固有的对自然、天地、宇宙的尊敬感逐渐削弱,造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缺憾。所以,纳斯尔从研究统与现代的连续性人手,把传统知识和文明内涵看成是当下我们正在运用但不自觉的东西,而且传统中的神圣感、自警感、节制感都被工具理性所忽略,由此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我之间和谐关系的破坏,带来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gi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