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2023-04-30 16:39: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讲义》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讲义,经济学




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 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 把你的收获和感想 记录下来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经 济学讲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之前在追《奇葩说》时,有个问题让我沉思许久——雨天外卖小哥晚点, 要差评吗? 开始,我的秒回答案就是“不要”,和我年纪相仿的人冒着大雨为我服务,迟到也情有可 原,或许在我遇到此类事情时,我希望被温情以待;在我听完辩手们的论点后,有一条戳 中我的痛点“如果不差评,对其他在雨天送外卖的小哥不公平”。 做个理性人需要冷血吗? 还是说做个温情的理性人太难了!



恰好此时,我有幸翻开了《奇葩说》导师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本书通过 118 经济学案例,贯通中西古今,来解释这光怪陆离的复杂世界。结合理论与现实,从简单的 成本、价格、交易等到员工与老板的议价能力、产权兴起的动力。深入书本,使得我换了 一种思路看世界,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辩证地评判事物,从而做一个温情的理性人。



本书的金句非常多,以下我摘抄的几条,曾令我茅塞顿开。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波动,有了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 币的现象;公平背后是效率考量,不是单人的效率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考 量;小圈子靠爱心,讲同情;而世界靠讲市场讲规则。权利来自人类的经验,尤其是那些 惨痛的经验、那些巨大的错误。


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不是一方在伤害另一方,而是双方为了不同的用途,在争夺 相同的稀缺的资源。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户、酿酒商或者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从大一第一门课《西方经济学》到大四的最后一门课《财务报表分析》 ,无论是经济 学角度还是会计角度,从来没有离开过 成“本”。 而这一简单的概念在应用于生活:买菜、 买车等。当我在阅读第二章《成本,不要只盯着钱》才感到惭愧,自己的见解很肤浅。



“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我觉得其实用“机会成本”考量成本不是应该更好吗?比如在毕业季, 有人选择继续 深造,有人选择进入职场,假如我选择读研,两年产生的是费用,那么我读研的成本假设 10 万,而与我情况相仿的同学可能进入了券商,顺便赶上了经济繁荣,他两年赚取了 20 万。那我在算自己学习成本时, 20 万应该更合理。尽管学习是为以后的价值增值,但 20 万定义不是更能时刻警醒着目前自己失去的 20 万吗?才更有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动 力吗?其次,置身于相对的世界,而不是孤零零地计算绝对数,更符合市场化。最后,身 为会计记账时确实需要用 10 万,这叫财务记账,会计不光是监督和核算,我的时代会计 更应该是决策,所以在决策时,20 万是与整体大环境贴近,便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此 外,沉没成本、边际成本也需要特别关注。



114 讲《阿罗不可能定律》,我发现视角及其重要,这能决定我们成为怎样的人, 怎样的.管理者,管理出什么成果。书上说: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 虽然开会是民主的, 虽然大家都可以充分表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e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