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语文 《野望》课堂笔记

2023-01-29 03:4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八上语文 《野望》课堂笔记》,欢迎阅读!
课堂笔记,语文


野望

作者简介

王绩(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王绩的思想是及其复杂的,特别是儒道两家“入世”和“出世”两种不同的人生观,随着隋唐之际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及个人仕途的顺逆,在他的一生中消长沉浮,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天下承平,有机遇的可能时,他便牢记着“当世孔子”——三兄王通的教诲,不坠儒业,“思待招”“觅封侯”欲为风鹏云龙;当时局昏昧或仕途不顺时,他又对儒家产生不满,转而从老庄哲学思想中,寻找精神慰藉,清高自持,纵情山水,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



一、写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三、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皋gāo 徙倚xǐyǐ) 驱犊dú) ..2.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东皋:作者家乡,归隐之地。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


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四、结构层次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

颔联与颈联:描写萧瑟恬静的景色; 尾联:表达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

五、课文分析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3.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5.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六、拓展延伸

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起: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承题启下,统领全篇(首联) 承: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起桥梁纽带作用(颔联颈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WJ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