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负面情绪之有效疏导

2022-08-30 13:57:5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初中生负面情绪之有效疏导》,欢迎阅读!
疏导,初中生,负面,情绪,有效
浅谈初中生负面情绪之有效疏导

作者:覃引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31



覃引

(广西东兰县长乐中学,广西东兰547406

摘要:新形势下,班主任应伺机整合多种教育力量,加强初中生负面情绪的有效疏导。这样做,不仅改革了旧的“育心”工作教育模式,而且从根本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无疑又是提高德育工作效率的一条途径。本文就初中生负面情绪的有效疏导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生;负面情绪;有效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028-02

课程教育背景下,随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充分,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学生乱发脾气、态度不正确、出言不逊等负面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表面上可能暂时“风平浪静”,但这可是学生错误萌芽之机:学生在愤怒时,乱发脾气会影响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闹情绪时,长期压抑又伤害他们的身心。若“小洞不补,洞大吃苦”,“老竹难扳直”的教训是深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呼唤,正所谓“嫩竹易扶正”,班主任的责任,必须有效协调和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走出受不良情绪困惑的阴影。

一、培养得力助手,加力班级团结

俗话说“班干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准确地说,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得力得分,班主任工作不会“事倍功半”,而是得心应手。培养班干部,其目的让班级管理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应着重培养班干部的能力。把班上大大小小的工作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段考后,七年级一班要办一期安全卫生园地,我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班级板报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就说:“同学们如果办板报,就请学习委员牵头,组长配合,至于怎么办,你们自己去商量,有困难再来找我。”第二天,只有学习委员来找我借了本《墙报设计》,此后班上毫无动静,班上的各种“杂音”也不时传入我的耳中。我赶紧找班干谈话,告诉他们,怎样团结同学,怎样起好同学与教师间的桥梁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后,学习委员就报方案来了,就这样,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文化园地很快地办起来了,更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还有经常发牢骚的学生,也参与到其中来,包括墙报材料的搜集、排版和花边的剪纸等都有他们的功劳。

在班干这支队伍里,是要讲究策略的。我对他们的要求比较严格,他们如有过错,事先给他们“通风报信”,让他们有心理准备,然后公开批评,让同学们感到教师不偏爱班干部,干部也自然有威信。如果班干部也有负面情绪的,就应及时去了解情况,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有一次,我在班上严肃批评了班长的某些不足之处,A 同学不理解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爱护干部,误认为我不喜欢这个干部,他“幸灾乐祸”,捉弄这个班长。结果班长不知是计,情绪失控,发起脾气来。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对A同学进行了教育,又让班长也来“当面锣对面鼓”,鼓励他们要有勇气承认不良情绪的存在,承认了就能去解决,最后两人“握手言和”。初中生心理复杂多变,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增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

二、团结任课教师,借力教育学生




管理教育学生,有经验的班主任,充分利用其他教师的力量,即借力。班级工作是个“人说干就能干,但却不是一个人能干好的”。古人说:“九万里风鹏正举。”班主任,有了任课教师的帮助,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必定事半功倍。因为,任课教师都比较熟悉所上课的班级的学生情况,特别是在学习和课堂纪律方面。学生对任课教师也比较理解,感到亲近。班主任要尽可能依靠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爱发脾气的学生的引导工作。同时,可利用任课教师的专长,积极争取学生参加本班的课外活动。如邀请音乐教师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用音乐陶冶他们的情操;信息老师指导学生绿色上网,扩大学生视野;体育教师帮助开展班级球赛,通过运动使生理恢复原状等。学生的心扉被打开,学会了“倾诉”,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疾病、焦虑和不满等和盘托出,希望获得教师的支持和帮助,然后自然传到班主任这里,这时候班主任就要学会倾听,练好“听”功。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老师,他列出一个公式:闷- = 心。等了半天,他才说:“让心走出门来,光靠班主任是费力的,班主任要靠我们任课教师作托呢。”想想的确有令人信服的道理,难怪有人常常称任课教师为“副班主任”。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班主任更不能“袖手旁观”,我还主动和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参与学生的活动,如体育活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每次打球打累了,休息片刻,我会了解到一些同学心理:矮个子的不喜欢打篮球,瘦个子的不愿打乒乓球。这时候,我会乘势告诉他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正所谓“一切皆有可能”,就这样,帮助一些同学走出自卑的阴影,他们不再无端地闹情绪,加上其他教师在旁边“煽风点火”,学生重新找回信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多力量就是大。

三、注重家校教育,合力教育学生

目前,独生子女较多,新形势下的“育心”工作,单靠学校举步维艰,想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只是一厢情愿。只有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对子女影响相当大,这已是共识。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必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承担重要的责任。尤其对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影响,要努力防止,力争消除。首先,磨合家长的认识水平,分享家校教育协调一致、同步发展的快乐。有些家长误理解学校教师是“保姆”,把孩子交给班主任后就事不关己了。其次,共同交流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再次,把家访工作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家访方式除了传统方法外,适当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如电话和QQ等。最后,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班级活动可挖的潜力很大,如利用新媒体,图文、视频音频等都可以介入,全方位多渠道去融解学生的心结,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家校教育是激情四射的工作。班主任必须不断修炼“内功”,调节自身心态,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才会使教育产生真正的效力。即便个别家长的态度恶劣,甚至出言不逊,作为班主任,也不要火冒三丈;即便个别家长的过错大大出乎你的意料并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也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当了十二年的班主任,一直以来,我常常这样提醒自己: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当班主任的,这是对工作,也是对人生,更是对生命的态度。不是吗?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最具活力的对象,还有一直在关注的家长。我们必须和学生、家长等行走在同一块共振板上,任何不愉快的事儿,都可抛到九霄云外去。

值得注意的是,毕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如果学生的困扰情绪行为十分严重,应尽快联系学生家长,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如心理医生、教育心理专家等,以便尽快帮学生解决问题。相信,云雾虽时常有,但只要敢去拨开云雾,集思广益,自然就能见到晴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N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