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几点思考
作者:朱薇娜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07期
有人说“教育是幸福的事业,幼儿教育是幸福的职业。”近几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局面。随着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我们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日趋明显,已经成为影响其职业生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幼儿教师个体或群体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教育情境中,通过自身努力从工作本身获得的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不但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的积极性,还能促使其以更加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去。可见,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是否感到幸福,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个人问题,还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幼儿园的整体发展以及幼儿教育本身意义的实现。 一、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直接因素 1.幼儿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
近年来,幼儿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同其他阶段的教育相比,无论是资金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是教师的工资水平,学前教育阶段依然是相对薄弱的一环。特别是就待遇来说,幼儿教师的待遇远远比不上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20%左右,在农村落后地区,这个差距可能更大。在这样长期的低待遇情况下,直接导致了优秀幼儿教师大量流失,其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是造成其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直接原因。
2.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心理负担重
目前幼儿园里,小班普遍有25个幼儿,中班在30个左右,在某些地区大班的班额几乎与小学一年级的班额相当。幼儿园班级人数过多,而教师数量仍保持在2~3个左右,必然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另外,由于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这一群体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难以自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首先要做好保育工作才能进行教学工作。除了要照顾幼儿的吃喝、冷暖、安全等问题,还要胜任包括艺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兼顾玩教具的制作、更换墙饰、备课、家园联系等等,如此大的工作量,也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又找不到放松的时间与场所,其职业幸福感自然也荡然无存。
3.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理解还有待加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