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离骚(节选)Word版含解析

2023-02-08 07:42: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离骚(节选)Word版含解析》,欢迎阅读!
离骚,新教,节选,课后,选择性
离骚(节选)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梁辰鱼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①梁辰鱼:戏曲作家,生活在君庸臣昏、宦官当政的明末时代。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作为祭品用。③灵儿: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中山神、仙灵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芳杜:香草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寒云来渲染凄清的氛围,人们祭献白蒿来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之情。

B.颔联写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中山神、仙灵的形象日夜陪伴屈原,使屈原的灵魂得到慰藉,表达作者深深缅怀屈原之情。

C.颈联写楚怀王巫山云雨之事和屈原投水而死的事件,表达作者对楚怀王的荒淫无道的辛辣讽刺,也暗含对屈原大业未竟的惋惜之情。

D.尾联写屈原庙中的景色,斑竹泣芳杜,鹧鸪啼黄昏,渲染一种安谧宁静的气氛。 答案:D

解析:D,渲染一种安谧宁静的气氛错误,应是渲染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 2.本诗的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诗歌的尾联用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的手法来表现诗境。②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的景象,渲染了人们前来拜谒屈原庙的凄清氛围。③这种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

解析:首先答出尾联运用的手法,因为尾联是写景句,可以想到关系的术语;然后分析诗人写了什么景,最后分析其中蕴含了什么情。由注释,并结合屈原的身世,可知表达的是诗人缅怀、同情屈原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

旅中送迁客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的遭遇。 B.颔联点明送别的时间,色彩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略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答案:C

解析:C,两首诗格调不同。本诗主要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更有对朋友的劝勉。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写南方为蛮荒之地,落日青山路,写此去路途遥远,为朋友担心。②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③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 二、语言文字运用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吾知其亦已兮 A.肇锡余以嘉名 C.恐年岁之不吾与 答案:C

解析:A,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嘉名锡余B,被动句。C,和例句相同,均为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竞周容以为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B.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C.夫孰异道而相安 D.民生多艰 答案:D

解析:A,介词,;连词,相当于B,连词,虽然;连词,即使。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篇章。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国风,代指《诗经》,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答案:D

解析:D,屈原作品集错误。《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 , ?



九死其犹未悔

偭规矩而改错 惟草木之零落兮

( )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D.高余冠之岌岌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Gz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