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之公文写作》,欢迎阅读!
![公文写作,专职,城镇,人员,工作](/static/wddqxz/img/rand/big_88.jpg)
公文写作
一. 公文的基础知识
1. 公文的概念: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指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
实施管理所形成和使用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包括15种,如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专用公文:是指局限在一定的工作部门和特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专业性很强的公文,如国书、照会、备忘录、起诉书、判决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等。
事务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处理日常事务所使用的非正式文件的统称,如简报、章程、守则、便函、工作要点、调查报告、倡议书、证明、讣告等。 2. 公文的特点
政策性、权威性、规范性、时限性 3. 公文的种类
A. 根据内容及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 B. 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以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C. 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文件。 D. 根据办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以分为常规、加急、特急件三类。 E. 根据公文来源,公文可以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4. 公文的文种
文种,又称公文名称,用以概括表明公文内容、性质、作用及作者权限、制发公文的目的、要求等。 A. 公文文种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名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B. 相似文种比较
① 公告与公报:性质不同、内容不同、使用范围不同、写作方法不同。 ② 决议与决定:使用范围不同、产生程序不同、标题和正文写法不同。
③ 请示与报告:行文目的不同、行文时间不同、内容含量不同、处理方法不同。 ④ 通告、通知与通报:发文目的不同、收文机关不同、具体写法不同。 ⑤ 决议与纪要:内容不同、产生程序不同、容量不同。
5. 公文的组成要素
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
1.
2.
3.
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 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限的要求。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
范化简称。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
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 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公文写作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规范 求实、准确 合体、完整 简明、清晰 严谨、耐久 公文的语言运用
语言表达特点:准确、庄重、平实、简明。
公文词语的选择:遵从语法规则,选取最准确、最贴切且有效的表情达意的词语。 公文语句的组织:
① 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义。 ② 句子各个成分搭配得当,成分完整。
③ 语序安排妥当,句式合理,能够反映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④ 恰当使用不同修辞手法,产生最佳表达效果。 公文写作程序 A. 准备工作
① 明确目的 ② 确定主体 ③ 选择文种 ④ 收集资料 B. 拟写文稿
安排结构: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混合结构。
拟写提纲:包括公文标题、开头、正文的表述层次和各层次中的论点、论据、字数安排、结尾方式。 书写文稿:写好开头、书写正文、写好结尾。 C. 审核修改
① 公文观点是否正确,应认真反复进行审核和修改。
② 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内容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③ 用语是否规范,遣词造句是否准确流畅,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与否。 ④ 引用的事例是否真实典型,使用是否妥当。
三. 常用公文写作 名称 通知
特点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较强的时效性 告知性
写作内容的灵活性 广泛性 规定性 专业性 沟通性 陈述性 单向性 单一性 期复性 时效性 权威性 执行性 被动性 教育性 说理性 时效性
行文方向的多样性 使用的广泛性 写作灵活简便性 反应会议情况和传达贯彻会议的议定事项
具有约束执行效应 语言具有鼓动性 内容应实事求是 具有较强说服力 强烈的针对性 尊重并以事实说话 揭示本质和规律 体现时代精神 结构清晰 写法简单 区域性 广播性 形式多样 简便灵活
类型与要领
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下达计划和引发领导人讲话。 指示性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作指示,部署工作任务。 知照性通知:用于不需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
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标题:使用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的标题。 正文: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和结尾组成。 落款和日期:
工作报告:导语、工作情况和成绩、工作经验、存在问题、今后打算、结尾。 情况报告:汇报和分析情况、报告处理结果或处理打算。
答复报告:答复依据、办理情况及结果、写明存在的情况或要求。
呈送报告:正文使用一两句话说明报送什么文件或物品,有多少份、多少种。 请示缘由:交代背景,说明请示的原因和理由。
请示事项:就某一事项或问题提出看法、建议或处理方案。 尾语:以请求语作结,语气中肯地再次提出请求。 注:坚持一文一事、一般应逐级请示、把握必要性。 针对性要强 观点要明确 表达要准确
批复应讲究实效,及时做出答复,以免影响工作。
表彰性通报:概述先进事迹、简要评价、提出表彰、发出号召。
批评性通报:概述典型事故、进行分析评议、提出要求、防止类似事情再度发生。 情况通报:交代通报原因目的、对事情予以说明并阐明道理、提出指导意见和解决措施;材料真实可靠、用语掌握分寸。
商洽函;询问答复函;求批审批函。
函头通常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写明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正文一般由函请缘由、函请事项和结尾组成;结尾一般用“盼复”、“即请复函”等作结。 标题:由机关名称、会议名称、文种组成。 时间:领导人签发的时间。
正文:由会议概况和议定事项组成。 结尾:可用具有号召力的语言结尾。 标题 正文 落款
开头: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 主体:观点和材料相统一、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避免写作主体容易出现的毛病。 结尾:可以采取各种写法,要干净利落,不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标题、称谓、正文、结语、落款和日期。 标题:启事单位+事由+启事。 正文:招聘、征稿、寻物启事。
落款和日期:写上启事单位名称和具体日期。 标题、正文、落款。
通告 报告
请示
批复
通报
函 纪要
倡议书 调查报告 证明信 启事 海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