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2022-08-18 14:50: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育研究成果及其意义》,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研究成果,意义,及其
幼儿教育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教育科研成果,是针对某种教育现象,某一教育课题或某种教育理论进行调查研究、实验或论证后所得出的新的教育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方案或新的教育理论它主要通过论文、论著、研究报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活动方案、教具、学具等形式表现出来。

幼儿教师的备课笔记、编写的讲稿(或教案)、教材基本上是限于利用现有的的材料,加以取舍、编排、整理,并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目的是便于教学幼儿的理解。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将其看作是教育科研的成果。但如果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设计出与新理论相应的教育活动方案,或者所设计的活动方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些对本学科来说是新的东西的内容,则可以看作是教育科研的成果。

研究结果与研究成果是有所区别的。 研究成果的意义

撰写教育科研报告或论文,是用文字形式把科研成果表达出来,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并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提供参考和研究的基础。

教育科研论文的作用既表现在其学术价值,也表现在其实践价值;既表现在其社会价值,又表现在其个人价值。论文的发表是对作者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的肯定。第一篇论文的发表,对一个人来说,不亚于奥运会上“零的突破”,它将成为作者在教学生涯中的里程碑。在自己岗位上默默石沉大海耕耘的教师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参与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并通过论文的发表受到激励,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

⒈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作者对所研究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的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⒉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及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⒊通过科研论文拟定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研究报告是对研究工作总结,应反映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它不仅表明研究成果,又说明研究者的观点、立场、方法,反映研究者的专业水平、创造力和研究能力。换言之,研究人员总结研究过程的本身也是研究工作的一个部分,是科研工作的最后环节,通过撰写教育科研报告或论文,可以训练的提高研究能力。好的研究报告应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一个有质量的课题研究如不能以社会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和文字形式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往往会使整个研究功亏一篑。因此,每个研究人员都应该了解研究报告的特点和撰写要求,掌握撰写研报告的方法和技巧

要当一个好的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而进行教育研究则是幼儿教师自我充实,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因为要进行教育研究就要不断地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又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而这些活动都有利于教师的各种教育能力的提高;同时,进行教育研究,使教师能够注意发现和分析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原来的做法进行反思,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研究过程中的研讨、总结交流可以使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进行教育研究还有利于教师把平时积累的经验系统化,有利于把长期积累的经验提高理论的高度,这有利于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工作和减少实践中的“盲从”和“盲目模仿”

注意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能够不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一般地说,当有新的教


教学理论出现时,当有新的教育改革措施提出时,具有较高教育科研素质的教师能较好地、较快地理解和接受它们,能够避免简单的模仿,而把握住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措施的精,从而将新的教育思想或改革措施,灵活且有实效地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将幼儿教育理论有效地应用幼儿教育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近年来,幼儿理论领域出现了一些新观念、理论新方法,可是真正被幼教实践者所采用,并能发挥指导效能的却很少。有时,理论一运用到实际中去就“变了味道”结果,理论越来越多,体系越来越完善,却无法在实践中找到应有的地位。理论陷入了不能被实践所认可的困境。究其原因,幼儿教育理论工作者脱离实际的因素以外,幼儿园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素养也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幼儿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素养,一些人不愿意接受背后的思想,习惯于自己固定的教育模式,因而无法评价、选择新的理论,不能创造性地将教育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中。为了扭转这种情况的发生,从目前和长远来看,就要加强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

现代幼儿教育需要的是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而进行教育研究,特别是进行教育科研有利于幼儿教师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培养。

名师不仅要教得好,而且还要讲得好,写得好。只会教,不会讲,不会写,最多也只能算是个二流的优秀教师,是一部教书的机器,而不能算是一流的教师,更不能算是专家型教师。 ⒋进行幼儿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幼儿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较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而精神方面的追求较为强烈,荣誉感强,人生价值观念重,特别是当今青年教师,现代意识强,创新精神足,个个追求能干出一番事业。幼儿教育工作表面上的平凡性、琐碎性和单调重复性往往使教师易于产生厌倦感和不安心理。而进行教育研究则能给我们看似平凡、单调的工作带来成就感、充实感、满足感。进行教育研究还会使得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充满挑战性和乐趣——只要去进行研究,就会发幼儿教育工作的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幼儿是新的幼儿的表情、幼儿的精神面貌、幼儿的求知欲望、幼儿的能力等教学内容是新的、教学方法是新、每天的收获也都是新的;也只有去不断地进行研究,才会发现幼儿教育很有搞头,很有乐趣。不进行教育研究,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就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体力劳动。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话是很有道理的。

幼儿园园长不仅要在管理检查、物质报酬、思想工作上做文章,而且更应该在教师精神创造这个领域上下功夫,努力把教师引导到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使教师真正把教书育人和从事教育研究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来追求。

⒌进行幼儿教育研究可以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

名园需要有名师、名园长来支撑。真正的名师、名园长应从他对幼儿教育认识和他的幼儿教育研究成果中来。

全国有名的、有影响的幼儿,如鼓楼幼儿园、上海长宁区实验幼儿,他们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他们有名师、名园长在那里,他们的园长都能说会道,又能写,他们的文章在前些年甚至现在还不断地在幼儿教育报刊杂志上出现。

论文获奖、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获奖、论文发表都是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知名度,幼儿园的影响,特别是扩大其在家长中的影响,这方面的影响对我们幼儿园当前的生存和以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硬件如园舍、设备等)方面,只要有钱,幼儿园的“硬件”是很容易上去的,而我们上面所提的那些则是办园的“软件,只有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和园长才会使幼儿园真正获得这方面的优势。所以各位园长、老师,要增强科研意识,争取科研出名师,出名园,真正做到“科研兴教,科研兴园”


幼儿教师不应满足于所谓“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蜡烛精神,不应满足于只做一“教书匠”,而要把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当作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不断有所创造。既要做蜡,也要做太阳,在点燃别人智慧火花的同时,也显示出自己的光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C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