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欢迎阅读!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在内容上包括三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即绘画、手工和欣赏。
一、绘画活动
绘画是儿童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 可感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感的艺术形象。
绘画作为一种视角艺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对儿童有很大的感染力。儿童在绘画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既是他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映,又是对事物主观的审美感受和评价。 (一)各年龄阶段绘画的目标 1.3-4岁儿童绘画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①初步认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②学会辩别红、黄、蓝、绿、橙等几种基本的色彩,并能说出名称。 ③学会辩别和感受直线、曲线、折线及各种线条的变化。 (2)情感目标 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能愉快大胆地作画。 (3)技能目标
①学会使用蜡笔、水彩笔、棉签等工具进行涂染。
②能画出直线、曲线、折线,并能表现线条的方向、粗细、疏密。
③学会用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 (4)创造目标
①引导儿童在涂抹过程中把画面画满。
②初步学会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创造各种图式。 2.4-5岁儿童绘画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能较准确地把握形状的基本结构,理解形状符号的象征意义。 ②认识常见的固有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情感目标 喜欢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3)技能目标
①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②会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初步有目的地设色、配色。
③引导儿童围绕主题按排画画,能表现出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 (4)创造目标 能大胆地按意愿作画。 3.5-6岁儿童绘画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
②增加配色意识,提高对颜色变化的辩析能力。
③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表现不同效果的作品。
(2)情感目标 在按排画面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均衡、对称、变化等形式美。 (3)技能目标
①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人物、动物的动态。
②能运用对比色、相似色、同种色等多种配色方法,注意色彩的整体感与内容的联系。
③能有目标地安排画面,表现一定的情节,并变化多种安排画面的方法。 (4)创造目标
①能将图形融合,尝试用轮廓线创造多种图画,形成自己的图式。
②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创作。 4.儿童绘画教学的方法
儿童绘画教学的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绘画教育目标,在绘画活动中具体运用的方法。方法使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的效果。
1.观察法 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等,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方法。观察法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实际体验法 实际体验法是让幼儿尽量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各种事物。这种感知活动越充分,越能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提高其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
3.联想法 教师应用故事、实物或对事物的"联想",把幼儿引进想象的世界,让他们以实际生活为根据,从中回忆、感触、思考和创作。联想法包括续编故事、再定义、合成、听音乐或儿歌进行联想。
4.范例演示法 范例是美术教育活动中所需的直观教具,是幼儿学习描绘各种物象的参照物。它在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图片、标本、模型以及教师画(做)的样品均可作为范例。恰当地运用范例,对于引起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需要有极大的作用。
5.练习法 绘画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幼儿反复多次的练习和操作才能掌握。幼儿常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利用自然轻松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各种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知识技能的目标。
6.情境激励法 好奇心强是幼儿心理的一大特点,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想象、思维、创造,从而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美。
010228-3 返回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B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