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的家庭干预方法

2022-10-15 17:37: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动症孩子的家庭干预方法》,欢迎阅读!
多动症,干预,孩子,家庭,方法


多动症孩子的家庭干预方法

多动症的家庭治疗是国外近年来才开展起来的,是治疗青少年心理行为疾病的一种新技术。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是一种以家庭为主要场所进行多动症心理行为治疗的方法。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家庭治疗方法,此方法认为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是家庭系统中的一部分,孩子的言行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发生在孩子身上孤立的问题,对这些行为的治疗也不仅仅限于孩子本人,而应包括这个家庭,通过对家庭这个系统进行调节和反馈以达到稳定状态。其基本的技术有循环提问中立性假设提问循环提问是通过对家庭成员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观点提出循环式询问,使每一个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然后从他人的反馈意见得到信息,从而认识自己,得到启迪。中立性是系统式家庭治疗中的主要观点和操作方法之一,针对家庭中出现的问题,治疗师要保持中立,而不是刻意表明治疗师的情感倾向,有什么样的观点、与哪个家庭结盟。假设提问是对治疗过程中得到信息作成假设,根据治疗师的假设引导家庭朝治疗的目的发展。

通过家庭治疗,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不能适合家庭正常功能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交往方式和规则,重新构建起能解决问题、改善关系的新型家庭关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据国外报告,家庭治疗治疗多动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0%的患儿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而且此方法对其他不少心理、行为问题、学习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也有很好效果。 一、家长对多动症的孩子应采取什么态度?

当自己的孩子患了多动症后,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1、正确认识:作为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对多动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孩子并不能控制自己,因此不能将小儿的病态行为误认为是不好学故意捣乱等,也不要感到羞耻,要有耐心和信心,可以这样想我的孩子是个好孩子,有良好的精力,只是注意力差点。同时要努力学习有关多动症的知识,掌握多动症儿童的心理。

2、关心体贴:多动症是一种病态,和其他病儿一样需要得到关心和体贴。因此,家长要给与孩子更多父爱和母爱。要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玩,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多动症是可以知了的,自己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不要自卑、羞愧,更不要自暴自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向好同学学习,不要结交有不良行为的朋友。

3、学会忍耐:学习上要耐心辅导,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不要过高苛求。多动症孩子多动、冲动,常常惹人,不讨人喜欢,令家长感到不愉快,有时还会使家长丢面子,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学会忍耐。如果动辄贬低、嘲讽,甚至打吗,不但不起效果,而且有可能加重患儿的心理压力,使症状反而会更加严重。 4、良好行为的养成:应该严格要求和管理,既不要溺爱、放任自流,又不能管教过严,动辄打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规范,对孩子进行强化训练,发现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如出现不良行为要及时批评。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做好榜样。

5、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改善家庭关系,使孩子在家中感到愉快和温暖。父母双方对如何教育孩子的意见要保持一致。在家中生活要规律,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起床、就餐、就寝等,增加营养、保证充分的睡眠。

6、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将孩子的病情及时反映给医生,对于需要服药的患儿,应按医嘱给孩子服药并仔细观察其药物效果及反应,服药期间应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防止过度疲劳和各种疾病。对于服药治疗的患儿,家长要密切注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同时要有长期服药的思想准备。 二、父母应如何帮助多动症儿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起良好的的行为习惯是多动症行为治疗的重要措施。父母在家中要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行为管理,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1、首先要制订出家庭良好行为的基本规则,并要求家中每一个人都要按要求去做。规则应简单、明了,家中所有人都能理解并同意按规则去做。如外出回家要洗手、最后一个离家的人要关掉家中所有不必要开的电源等,孩子起床、吃饭、玩耍、作业、看电视、游戏、睡觉规律等。可将这些规则张贴在醒目之处,也可用图示。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如果做到或者破坏了规则时该怎么办?奖励和惩罚的条款是什么?

2、要应用强化理论,如果孩子按照规则做了,就应该立即受到表扬和奖励,以巩固已有的好习惯。如孩子没有按规则去做,应及时对孩子进行批评,以克服缺点,避免重犯错误。

3、良好行为的养成有一个过程,正常儿童也会出现反复现象,而多动症儿童道理虽然明白,但自控能力差,做起事来就往往是冲动式的,不考虑后果,所以经常会犯老毛病。因此对多动症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一定要有耐心,允许孩子出现反复,但通过表扬让他懂道理,不断的表扬让他习惯成为自然,建立起良好行为习惯。 4、当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并固定后,可开始新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逐渐扩大良好行为的范围。

5、家长要以身作则,哪怕再忙、再累,自己都应遵守这些规则。否则就会失去家长的威严,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家庭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如何对多动症的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

有许多家长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面对孩子的优点却视而不见。如孩子放学后能自觉地做作业,家长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给予表扬,而当孩子一回家就看电视,父母可能就要大声训斥。

如果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有批评,缺少表扬的话,会使孩子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会自暴自弃,还会创造一些消极的故事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因此一旦多动症的孩子有了优点、长处,或是闪光点后,都要予以表扬或奖励,以巩固已有的良好表现。

1、表扬要及时:表扬要及时,不要换时间或换地方,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巩固良好行为。年龄越小,表扬越要早,否则就会失去表扬的效果。

2、表扬的方式要恰当:有的父母常常简单地给孩子买小玩具以示表扬,久而久之,孩子不以为然了。如果一直用一种方法表扬,孩子也会马上产生厌倦感,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场合和行为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可交替使用不同的表扬方式,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3、表扬尽可能具体、明确:如你今天按时上床睡觉,妈妈很高兴。”“你今天做作业很认真,很好!,这样孩子能了解到自己具体的优点,增强了自信心。不可模棱两可,朝令夕改。注意要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人格。 4、要表扬每一个进步: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上有些小的进步,家长就应该及时地表扬。如果对于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孩子就会时时得到进步的动力。

5、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良好行为的形成,既不要急于求成,提出过高要求,也不要长时间停留在低水平的要求上。当良好行为养成后,应逐步提高要求。如要求孩子认真做作业,开始能做到15分钟,就给予表扬,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能认真做作业20分钟才能给予表扬。

6、除了表扬已有的优点外,还要关注每一点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或表扬,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孩子改正缺点,不断取得进步。

四、如何对多动症的孩子进行批评?

同样,当多动症的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也应予以批评,甚至惩罚(不是打骂),目的是为了克服缺点,避免重犯错误。

1、批评要及时:当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后,应立即批评,不要换时间或换地方,这样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2、批评要明确:应避免长时间的说教,避免唠唠叨叨骂个没完,抓不住要点,这样往往会起反作用。

3、批评的方式要恰当:批评不要过于严厉,不要大声斥责或打骂,可以让孩子一个人呆一会,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错误,或用眼神看着孩子,让他自己去认识和改正不良行为,可让其暂停,这样可能比大声叫喊、训斥、打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AZ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