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用图片来讲故事》,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绘本:用图片来讲故事
作者:[美国]Raven
来源:《幼儿教育·家教版》2012年第08期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看到绘本《父与子》时的情景:那是德文版的,是在妈妈学校的一个美国外教家里看到的,我一个字都不认识。记得当时是去练英语口语,不料反而被绘本中幽默温馨的画面所吸引,爱不释手,来不及练口语,就一口气读完了全书。那外教看着我直乐,说了一句我至今都记得的话:好的绘本是不需要语言的。 幼儿的发展特点决定其对图像的感知优于文字
对2~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图像与数字的敏感度要优于文字。所以在美国,幼教老师不会主动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字,但孩子们会学习儿歌,学习口语,当然并不限于英语;认识各类图形,以及与各类图形相近的实物;学习数字,数数;学习拼图,初步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美国的幼教专家虽不提倡刻意教孩子识字,却鼓励父母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与宝宝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习惯。我带孩子去医院时,在候诊室就经常看见妈妈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在安静地读一本低幼绘本。年纪稍大的孩子,则会坐在小书架边自己翻阅,在做picture reading(我的理解,就是看图画)。在美国书店里,为孩子准备的书种类繁多,适合各个年龄段。其中有一类是布制的。专门给低幼儿童玩着看,撕不破,还可以放在嘴里咬。这类书大部分没有完整的故事,主要是各类图片:动物、植物、人物,还有各类交通工具等,五花八门,在我眼里更像是书类玩具。
孩子挑书,一般凭直觉,绘本的图片本身就是故事。所以对孩子来说,好的绘本就是光凭图片就能读懂的,而绘本上的字,是给父母看,再念给孩子听的。我的女儿贝贝最喜欢的绘本《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贝贝极为钟爱这本书,曾经让妈妈陪着看了一个月。书里画的乡村的土特产,城市的豪华宴会,以及后来两只老鼠偷吃奶酪被发现以后的仓皇逃窜,到最终他们回到乡村过上平淡艰苦但安宁的生活。贝贝可以把大意说得八九不离十,但书中的文字贝贝根本不认识,妈妈给她读的时候也经常被她打断,妈妈认为她是完全凭着对图片的理解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她这是很经典的看图说故事。 幼儿阅读主要遇过图片完成
幼儿起初对外面世界的认知是感性的,完全凭自己看到的整体图案来,他们对细节的理性分析能力,是要靠后天长久的锻炼来形成。这一点反映在幼儿阅读上,就是孩子很快会把自己融入到图书绘本所描述的情景中,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动物,亲历书中角色所经历的故事。而图片在这一点上远比文字做得好,给了孩子很开阔的想象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