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比较学前教育学

2022-10-26 06:16: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比较学前教育学》,欢迎阅读!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比较,2014
《比较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朱利安

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了,出版了《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奠定了“比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2、现场研究

现场研究法是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成员,深入其境,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 3、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

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该模式的教育目标是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儿童学业技能、道德知识和社会规则,形成今后成功接受学校教育必须的行为、读写算等技能。 4、托儿所-幼儿

托儿所-幼儿园是前苏联最盛行的一种教育机构,这种机构的目的在于保证儿童获得从出生到入学这一阶段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招收2个月—6岁儿童。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比较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注重介绍和阐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 2)突出介绍和分析国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 3)分析研究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4)关注和研究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理论变化,预测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2、保育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1)培养幼儿社会交往技能。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技能。 3)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形象感。 4)使幼儿获得进步的学业技能。 5)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语言。 6)为幼儿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3、简述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

: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发展理论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身体、认知、社 会性、情绪等方面平衡发展。教育原则强调教师根据儿童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环境,保证儿 童与环境进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强调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鼓励儿童自己探索、自己发现; 提供儿童操作、与人相互作用的机


会,使儿童获得多种经验;强调教育内容与儿童生活相联 系。教育内容包括物理知识、逻辑数学知识、社会知识。教育方法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参加各 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特点是视儿童的发展是主体(儿童)与客体(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认知结构变化的结果,知识的发展是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内容应与儿童各年龄阶段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4、简述整备期的日本幼儿教育

: 1926 年(昭和元年)到 1945 年(昭和二十年) ,为日本幼儿教育的整备期。从保育内 容的角度上看,这个时期又可称“保育 5 项目时代” 1926 4 22 日,文部省正式制定了幼儿园令》 这是日本幼儿教育史上第一部较为 完整而独立的法令,是日本幼儿教育实现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幼儿目的:以保育幼儿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情操以及辅助家庭教育 目的。 幼儿教育内容:游戏、唱歌、观察、谈话、手技。

5、前苏联七八十年代幼儿教育大纲的特点是什么?

: 1)重视早期教育,加强了 3 岁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2)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确定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内容。 3)强调组织领导对儿童游戏活动的决定性作用 4)加强了劳动教育 5)重视学前体育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实际,比较分析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 80 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把学前教育 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 试新的改革,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1.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2.尝试不分年级教育 3.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4.倡导多元化教育 5.以保障儿童权利为中心的教育民主化 2、论述日本幼儿教育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特点。

: 1.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特点是: 1)举国上下高度重视。 2)名列世界前茅的幼儿园发展速度。 3)大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4)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5)重视立法、管理有方。 2.启示: 1)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和投入。 2)要提高幼儿教育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3)要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协同作用,整体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0P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