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凯撒》中布鲁特斯与安东尼演讲语言对比分析 论文.do》,欢迎阅读!

《裘力斯·凯撒》中布鲁特斯与安东尼演讲语言对比
一、语言风格
从他们的语言风格上看,布鲁特斯用的是散文,安东尼用的是韵文。布鲁特斯虽然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但其语言在力量上还不够激昂,冗长的语言使得他在语言表达效果上稍逊一等;而从安东尼短小、精炼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唤醒。就比如说这一句:
” ’Tis good you know not that you are his heirs; For if you should, O, what would come of it!”
我们可以看到全部都是单音节词,读起来一轻一重,铿锵有力,情感更具渲染力。上下句各有十个音节,不禁让人回想起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里面运用的五音步抑扬格。
二、内容表达
在内容表达上,布鲁特斯用了多个反问句,企图唤起听众的推理能力。他说:
”As he(Caesar) was ambitious, I slew him.”
”I have done no more to Caesar than you shall do to Brutus.”
将自己与凯撒对比,仿佛是自己即将替代凯撒,愿意时刻为国家的利益舍小我。可是就算凯撒死了,罗马就没有奴隶了吗?凯撒只是奴隶制的一个空壳代表,奴隶制已经深入人心了,况且国家的制度不是死一个人就可以推翻重建的。民众并不买他大义凌然刺死朋友的这笔帐。而且他坚持强调自己正派的同时,不曾给出论据证实自己的论点,听众就不肯给予他充分信任。在布鲁特斯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听出“我信任你们,我的民众们,我让你们自己来做选择。即使我们都爱着凯撒,但是他还是不及这个国家重要。如果你不认为我做的是对的,那么我将会马上在你们面前杀死我自己。”理由就比较牵强。所以最后听众们呼喊的也是“不要死,布鲁特斯。”
而安东尼的演讲有较强的逻辑连接。一方面,他抓住了布鲁特斯自称的”noble man”,从他的自诩中切入,在自己的演讲中用12次重复的”noble/honorable man”来指代布鲁特斯,并且在演讲的前半部分做了同始同终的排比:
”Brutus is an honorable man, ……
Brutus says he(Caesar) was ambitious.”
紧接着就用凯撒捐国库、为穷人哭泣、三次拒绝王冠的事实说服大家凯撒不是野心勃勃的君王,那么布鲁特斯说凯撒野心大的“真实性”在民众心中就被推翻了,即“凯撒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君王,布鲁特斯歪曲了事实”。自然而然地,在民众心里就不由
得产生“布鲁特斯是不是一个正人君子”的疑问,抓住这一点的安东尼又详述了凯撒是被他爱的朋友杀死的,在一个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到死也不相信是布鲁特斯伤害了他。这就是布鲁特斯口中的自己的”noble”吗?在背后捅刀子而不是正面决斗?以此,将布鲁特斯自信的“人格担保”一转矛头,尖锐地讽刺布鲁特斯言行不一的虚假游说,引导听众反讽布鲁特斯”noble/honorable man”的自诩,使其失去公信力。所以无论是在语言技巧、还是语言表达上,布鲁特斯都不占优势。
另一方面,安东尼在演讲中展示了凯撒的伤口。
“Look! In this place ran Cassius’ dagger through: See what a rent the envious Casca made: Through this the well-beloved Brutus stabb’d; Mark how the blood of Caesar follow’d it…”
这视觉上的刺激使得民众切实地感受到了弑君者的残暴,就如同罗马统治者用竞技场的血和澡堂子里的温水来转移冲动、无廉耻、投机的罗马小市民的愤怒,死一个角斗士,比每天去打战,死一大堆人,承受失败的风险来说都要便宜的多。安东尼将听众的愤怒转移到了凯撒血肉模糊的尸体上,为他说话的伤口愤怒,委婉的将暂时失去君王管控的国家里可能暴乱的民众安抚下来,并为死去的君王哀悼,主动向屋大维商讨后事。安东尼定义了凯撒被谋杀的意义,以及罗马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在语言感染下辅以视觉冲击,带领大家进入一个狂躁的情感波动状态。这也就给自己的语言增添的许多事实与理据。
而且,众所周知,在辩论赛中,为了削弱后发言的说服优势,后发言的一方需要先总结。但是在这一场类似于辩论的“拉票”演讲中,每个人只有一次发言机会,所以布鲁特斯也吃了先发言的亏。
三、听众对演讲的接受程度
在分析听众时,布鲁特斯也没有抓住听众的关注点。在我看来,他的这场演讲如果讲给元老院的成员,会有更好的成效。而此时他面对的是罗马普通民众,思想未得到很高的开化,他们专注的只是关乎自身利益的眼前问题,与民众关系最紧密的是眼前的生活,无论君王怎么变换,明天还是要为生活奔波。所以布鲁特斯没有将这种反奴隶制的追求“民众化”,听众最后关心的只是“不要再有人死了,不要让布鲁特斯死去”,而不是布鲁特斯想要传达的“不要让这个国家死去”这个信息。向一群以围观暴力取乐的人民谈文明就如同对牛弹琴。
在这一点上安东尼就做得比较好,可能在元老院成员的眼里,他的演讲有故意煽动民众感情的嫌疑,但是在面对普通受众的审判台上,这种演讲确是有效的。他在演讲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凯撒死后他的花园将会作为公共设施供众人,这一点就将凯撒的死与民众的利益联系起来,“可能他的财产也会是我的”,接着就引导大家前去向屋大维商讨财产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y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