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

2023-02-21 17: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陕西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绪论》,欢迎阅读!
陕西,绪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是指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接受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幼儿4-7岁)

意义:首先,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提出了胎教的思想,认为这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儿童未来的生活影响很大。其次,婴儿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展最迅速且变化最大的阶段。再次,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就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学前年龄阶段。 学前教育(概念)是教育学的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指从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目前我国主要集中在婴儿和幼儿阶段研究范围)学前社会教育,学前家庭教育(任务)第一,总结我国学前教育学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引进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及今后发展趋势;第二,通过对学前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用科学教育观念指导学前教育实践,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的科学教育水平;第三,学前教育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可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和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思想。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于大机器生产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廉价的劳动力雇佣了大批女工和童工,残酷剥削他们,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一些慈善家、工业家开始创办了幼儿公共教育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类型:1 日托中心。1844年,第一所日托中心在巴黎开设。1854年,纽约市的保育室与儿童医院开办了美国第一所日托站。2 托儿所。(第一个是由麦克米伦姐妹于1922年在英国建立的。3 幼儿园。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肯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

我国第一所幼儿园:洋务运动后期,两户总督张之洞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倡办新式教育。湖北巡抚端方于1903年在武昌创办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 癸卯学制:1904年,由张之洞、张百煕、容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

制定癸卯学制的意义:第一次用国家学制的形式把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把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的地位固定下来,使蒙养院成为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的形式:1 胎儿学校。(是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主要由医务部门管理 2 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3 幼儿园。(是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4 托幼园所一体化。(是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的,招收出生几个月至6周岁的儿童。这种机构主要是由工厂兴办,由厂工会负责管理监督。 5 幼儿班。(也称学前班,多半建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 6 儿童福利院。(也称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7 SOS儿童村。 (是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1949年由奥地利医学博士哥麦纳在维也纳创办。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在这一时期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学教育思想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段的。代表任务:殷周统治者《大戴礼》的《保傅》;魏晋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第一个尝试年龄分析的方法把人从出生开始每七年划分为一个阶段,直到21岁止;教育家昆体良《雄辩术原理》15世纪以后,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文化教育乎为教会所垄断,教育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很缓慢。二 萌芽时期(16世纪至18世纪)。在此阶段,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科学术的繁荣,教育科学得到发展。教育学已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理论比前一阶段更加系统,具有完整性和现实性。代表人物: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母育学校》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论述在家庭教育形式下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著作。《世界图解》他是第一个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论述诸方面问题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以六年为期来划教育阶段;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根据培根的“经验论”提出了“白板说(人心中没有天赋的观念,人生来就如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从经验中来。”他的这一观点,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但忽视了儿童的遗传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没有意识到环境、教育、遗传、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对封建的旧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首次详细的论述了“发现法”,主张对孩子进行直观教学,让孩子在活动中自然成长。卢梭确立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一方面唤起了人们对儿童天性的注意和尊重,另一方面开创了儿童中心主义或放任教育之先河。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活动是以幼儿教育为中心,他非常重视幼儿教育的作用。三 初创阶段 18世纪后期至20纪前半期)


㈠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逐步发展起来。学前教育学的创立是从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开始的。1 福禄贝尔幼儿教育之父”代表作《人的教育教育思想:⑴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⑵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⑶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恩物教学的主要主旨,就是从恩物的游戏中训练儿童的感觉,让儿童形成整体和统一的观念。 2 蒙台梭利(幼儿园改革家)教育思想。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1909年写成《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她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的“吸收的心智”。另外,她认为儿童对于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⑴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①自由的气氛。②结构和秩序。③真实和自然。④和谐和美感。⑤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⑵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⑶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受到的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3 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教育。他宣扬“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儿童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的生活过程。他主张将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他看到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重大作用,但他过分信任和夸大了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㈡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注意到设置学前教育机构。中国学教育理论幼儿园的实施方面,先效仿日本,后学习欧美,受教会的影响较大。1 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他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他的主要思想:第一,反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第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其教育的三大目标: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第三,他推行“五指教育(他把课程内容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五种,并认为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课程理论。第四,他提倡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2 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幼稚园之新大陆》《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主要观点:第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还创建了乡村幼儿师范教育,农村幼教研究会等。第二,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第三,教、学、做合一教育方法。3 张雪门。《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组织法》。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四 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以来,辩证唯物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了新的阶段。1 埃里克森。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是儿童按某一方式被社会化的结果。儿童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或危机。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从感运动阶段(0-2岁)过渡到前运算阶段(2-7岁),最后到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担负着培养学生形成并提高教育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任务。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反应了各自学科的性质,彼此相互独立、联系、制约构成了有机整体。它反映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功能和学生学习以及知识能力获得的进程。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1 可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增强对教育功能工作的兴趣和热爱。 2 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看,学前教育学是其不可缺的组成部分。3 从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看,学前教育学是教师把握教育规律,走向成功的理论指南。4 学习学前教育学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实践和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在学习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论。另一方面,毕业工作理论学习不但不能终止,相反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学习2 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一方面要认真读书,努力吸收前人所取得的学前教育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tv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