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宝宝攒肚和便秘一样吗?宝宝攒肚该如何护理?》,欢迎阅读!

宝宝攒肚和便秘一样吗?宝宝攒肚该如何护理?
约60%左右的宝宝会发生“攒肚”,多为母乳喂养儿。因为宝宝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攒肚。那么攒肚和便秘是一样的吗?下面跟随喜芽孕育的黄大夫一起来看看。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宝宝攒肚是正常现象,主要表现为小宝宝在出生~2个月这个阶段时,由于吃母乳,大便很稀、次数很多。可是到1-2个月以后,大便就慢慢变成每天1~2次,继而会2~3天拉一次大便,甚至4、5天,7、8天都不便。同时宝宝可能会有腹胀,爱放屁、很臭。宝宝没有不适的感觉,而且大便出是糊状便的并不干燥。
护理方法:
1、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但宝宝不配合不可勉强。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
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石蜡油等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排便反射。
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护理方法:
1、6个月以上的宝宝,适量饮白开水;
2、6个月以上的宝宝,辅食添加应多给予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谷物类、薯类、蔬菜、水果。这里所说的蔬菜、水果均应是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能相互替换,两种都需要吃。水果是新鲜水果直接吃,并不是果汁也不是水果罐头;
3、顺时针给宝宝揉揉小肚子;
4、鼓励宝宝多运动。小一些的宝宝,家长可以根据月龄,给宝宝练习该月龄的大运动;大些的孩子,鼓励他多进行户外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k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