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项目课程的实施思考》,欢迎阅读!
幼儿园项目课程的实施思考
——观《全国“项目化学习”案例评选——幼儿园获奖案例分享》有感
王梦瑾
经过观看《全国“项目化学习”案例评选——幼儿园获奖案例分享》的课程学习,让我对项目化课程的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项目化课程强调“以幼儿为本”,关注生活、自然和社会,将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亲于活动等多种途径去研究每个项目从何开始、怎样进行,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探究学习,使其深人化和生活化。
相较于其他教育活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微”处着手研究.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留下幼儿成长的痕迹它没有预设的主题.而是跟幼儿的兴趣和行要发现和拓展主题;它不局限于预设的目标而是随活动的深不断地生成和丰目标它没有固定的程序,而是按“幼儿的兴趣”生发各类活动它不关注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关注学习的过程。我认为“不在于旅游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才是项目课程真正的价值取舍,那如何做好取舍呢?从这次的案例学习中我们可以关注到以下几点方面。
一、源于生活,体现生活性。
项目活动的实施要源于生活,在《怎样让泥土更好走》、《71路公交大调查》这些案例中,我发现教师的选材都是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并通过生活,回到生活本身,每一次的问题推进,都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教师首先要有发现孩子的眼光,从幼儿一日生活中感兴趣的小话题或遇到的小问开始,捕捉教育契机,以幼儿的视角把幼儿的经验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提升引发幼儿学习的愿强化幼儿对生活的感知获得真实的体验。
二、问题导向,体现主体性。
问题时项目课程的引子,但是问题的来源必须是幼儿主动发起的,由问题引发的学习
很好地呈现了幼儿的思维过程,使他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会了学在亲身体验与究中获得了成长。在这些案例的学习中,我发现项目课程的行进包含了三个阶段:(1)活动的发起及阶段。主题源于幼儿的真实问题.幼儿的兴趣是确定主题的主要依据,能否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教师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要标進。(2)活动的进行与发展阶段。幼儿亲历探究过程.在不断尝试错一误中找到解决问的办法.不断通过同化或顺应获得新经验,寻求一种新的认知平.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3)活动的总结与评价阶段。幼儿以成果发布会、文展览、探究放事分享等方式分享交流所获得的新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幼儿是发展评价的主体。
三、融会贯通,体现综合性。
在项目课程的行径中,我发现老师将5大领域进行了融合,每个活动的开展
基本上都融合了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在《怎样让泥土更好走中》,孩子们自己画设计图、自己选择材料的合适与不合适,还要一步一步去求证,我们看到孩子的发展也是综合的,各个领域始是整合交融的。
再是资源的融合,充分挖掘幼儿、家长、教师、保育员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将他们纳人课程范畴成为课程的共同建构者。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师的知识储、家长的文化理念等都是重要的隐性资源我们通过交流、分享、互动,控掘其中的价值,有效整合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多种形式,保障幼儿学习持续深人。项目课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集体教学,它还借助
于区域活动、专用室活动、小组活动、亲于活动等让幼儿在一个有联系的、纵深递进的主题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持续地进行学习与探究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项目课程的学习与实施中,我们还需要探讨的有很多很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c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