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培根)

2023-02-03 02:4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读书(培根)》,欢迎阅读!
培根,读书


谈读书(培根)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设想: 1、一课时。

2、方法: 朗读、小组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书,特别重要,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把握层次、内容:

本文谈了关于读书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大致对应课文的哪个部分? 讲了读书的目的(开头部分)读书的方法(中间部分)读书的作用(结尾部分)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只限于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主张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如: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等等。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四、讨论本文的说理方式:

1)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外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和格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a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