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编教案】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小学三四年级教学设计《跳绳--单脚交换跳短绳》》,欢迎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水平二跳绳《单脚交换跳短绳》通用教案
年级:三四年级 学生人数:40 单元:跳绳 课次:1
1、 认知目标:通过单脚交换跳短绳趣味性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脚交换跳短绳的技术动作和方法,学会动作
重点和技巧,获得跳绳动作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跳绳的基础性训练,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使学生能够掌
目标 握单脚交换跳短绳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 教学 内容
《单脚交换跳短绳》
场地 器材
短绳40根、哨子一个
重点 重点:以肩为轴,手腕放松摇绳,两脚依次跳过绳;
难点 难点:左右脚配合,前脚掌轻着地,上下肢协调配合,衔接连贯,跳的轻巧。 流程 课堂常规—慢跑热身—素质练习—游戏活动---拓展练习—放松运动—小结反馈。 导学程序
时 间
组 次 1
教学内容 一. 教学常规 1. 体委整队,报告人
数,师生问好。 2. 宣布教学内容,检查
服装,安排见习。
教学要求 教与学的过程 组织形式
组织:
组织:
自 主 准 备 协 同 热 身
2分
1.向学生问好,
2.观察、检查学生服装
要求:
并接受 体育委员
1.快、静、齐。
汇报。
2.语言启发
要求:教师声音洪亮,
引导学生
讲解简明扼要,示
调节情绪。
范动作正确。 要求:
1. 队形整齐。
1.热身活动充
2. 口号响亮。
分,积极参与。
3. 主动学习。
2分 1
二.准备活动 1.热身跑:绕篮球场地慢跑一圈。
4*8
4分 节拍
自 主 探 究 协
游戏
8分 环节
跳绳
移动接力
同 学
1.认真听取讲解示范动
2.专项准备活动柔韧: 作,在教师的带领下跟 .扩胸运动 要求: .振臂运动 .动作规范、练着教师做徒手操。动作.肩绕环 习积极主动。 规范到位 .手腕脚环活动 3.体委负责、2.要求:学生注意力集.绕膝运动 自主管理。
中,动作到位,整齐有.腰腹关节运动
力度。
1.布置内容说明要求,
1. 跳绳移动接力:(前单摇)接力比赛引导学生规范动作。
2.引导学生改进运球技
2.接力规则组织方式:本组成员对向持绳
术,提醒学生注意重视安全。 站立(间隔20米)
3.巡回指导,对学生学
3.比赛规则:听到开始口令后,采用前单习及时激励、反馈、评摇跳绳的方式向对向本方队员前进,边跳价。
4.引导学生评价、教师
边跑作接力比赛,如单摇失败,则在原地小结
5.教师讲解游戏规则、重新开始胜利条件:用时最短完成接力的
方法和要求。
拉伸练习队形 :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组织
习
一队为胜利队。
自 主 17探 分 究 钟 趣味拓展
1.单脚交换跳短绳
小组 动作要点:两手握绳的两端,由后向前
摇转绳子,当绳子即将落地前的一瞬
探讨 间,左(右)脚跳起,在前跨过后,右
(左)脚提膝提起,脚从绳上跨过,随即跟通过。每摇一圈绳,交换脚一次。要求:匀速摇绳,节奏固定。
.
1.教师示范讲解
2.教师讲解并组织学生练习方法
3.掌握持绳,量绳,停绳的方法。
4.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动
作,让学生多做徒手跳,要求前脚掌着地。 小组 2.跳绳王者争霸赛
在学生掌握了单脚交换跳短绳之后,教5.教法要求:
竞争 师让学生做10秒或者15秒跳绳比赛,正确握好绳子的两端,
或者小组累计跳绳比赛比多,轻松连贯并配合好身体的速度和的跳,前脚掌着地。通过拓展练习,提幅度。 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6.动作连贯,协调,较队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增强学生的轻巧。
掌握的跳的时间。 综合能力。
1、指导学生用掌握好跳的时机。 2、通过不持绳的徒手跳,发展弹跳力,自控力,灵巧性,协调性,增强下至力量。
3、在跳的过程中注意易犯动作的避免。
积极发挥身体灵敏性和人绳配合的到位程度。
自 主 协 同 练 习 自 主 反 思 协 同 进 步
五.课课练
1.原地小步跑(10秒/
单组组)
3分 循环2.原地高抬腿(10个/
组) 1次
3.原地前提伸蹬腿(10/组)
120秒 3分
六.放松、评价 1.放松,还器材 2.评价(每课三问) ·认真完成练习任务?
要求:
1.练习时遵守规则。
2.学生积极参与。
3.互帮互学,加油助威。 要求 1.相互评价。教师整队(组织见图)。
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 2.学生积极练习 3.师生评价反馈,教师言语鼓励。
组织:
放松队形:
要求 1.学生集合。 2.身心放松,跟教师一起做放松活动。 3.静听教师总结。
2.教师组织带
·主动帮助同伴了吗? 领学生做放松·动作技术进步了吗? 练习。
3.课堂总结。
评价队形:
七.布置家庭练习
每天15分钟素质拓展
性训练单脚交换跳短
60秒
绳练习。
八.宣布下课
4.值日生收还器材。
4.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
5.师生再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Z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