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22-08-12 01:5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欢迎阅读!
选题,毕业论文,参考,金融,专业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1、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2、利率市场: 信社如何利用利率杠杆进行风险控制 3、利率市场化与货币市场发展 [提示]利率市场是我国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 ,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因素。通过发展我国的货币市 (主要分析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国债市场和其他短期货币市场 )来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4、利率市场化的负面效应及中央银行的监管 [提示]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当前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这些负面效应是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的,但并不能对此毫无管制,放任自流。中央银行应该并且能够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可通过比较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给出政策建议。 5、利率市场化对中资保险公司的影响 6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 [提示]利率市场化,一方面是在商业银行的巨大推动下实现的,另一方面,它的实现又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冲击,如定价技术的提高、利率风险的加大、竞争加剧等。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进行论述,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7、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行)的影响与对策 [提示]这是将前一题的内容限于某些特定银行,针对这些特定银行的特征进行一步论述。 8、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提示]利率市场化以后,企业投资融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利率风险,考虑资产负债的利率组合和定价方法。 9、我国利率市场后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 [提示]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风险的存在使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既非常必要,又成为可能。衍生金融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既充分发挥其作用,又有效控制它本身所集聚的风险,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论述。 10、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提示]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 效性。但利率完全放开以后,也可能伴随一系列利率改革风险,对货币政策形成负面冲击。因此,应健全中央银行宏观间接调控机制,防范利率改革风险,保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政策性银行问题研究 1、我国设置政策性银行的理论依据 2、我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 3、政策性银行如何配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 4、我国政策性银行外部关系的协调 5、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有效监管的实施 [提示]政策性银行外部关系的协调: 1与政府的关系: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与财政部应形成行政领导、业务审批和资金援助等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建立起业务协调关系;政策性银行与各有关部委形成紧密的业务关系。 2)与中央银行的关系:国外政策性银行一般不在中央银行监督管理之列。这源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是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存在业务指导致与协调、资金援助和人事参与等关系。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给予资金援助。 3)与商业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二者均是地位平等的独立法人机构;某些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事实上成为该专门领域的最后贷款人;政策性银行仍为金融体系的次体。

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1、转化或清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2国外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3、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经验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4、盘活信用社不良资产的思考 5、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利弊 6、如何杜绝不良资产的再生 7、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利弊 8、债转股政策的效率分析 四、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1、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提示] 1)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征及目的。 2)适合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特征。 3)资产证券化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资产的估价;资产证券的出售方式。

4)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各种方案:良好资产的证券化方案;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方案。 5)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环境:金融市场建设;法律环境的建设;财政注资和税收优惠政策;金融人才的培养。 2、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构想 3、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 4、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5、消费信贷与资产证券化 6、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借鉴

五、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提示]存在问题:内容不规范;指标不健全;方法与手段简单;抗外部干扰能力差。 2、西方国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3、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4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 5、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机制 6、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7、对金融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思考 8金融创新中的金融风险及其管理

六、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1、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选择 2、混业经营在西方国家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3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研究 [提示]1)明确金融股公司的监管部门。即便金融控股公司本身不直接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务(如在我国出现的产业控股模式),但由于其主要资本或大部分资本投资金融企业,其经营决策行为直接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把金融控股公司纳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视野中。现有的法律法规只有对企业集团的定义,作为金融企业集团的定义只能以此类推,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显然不同于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金融股公司的监管主体及其监管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严格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入条件。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股权杠杆具有了全能性金融职能,较之一般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有着更大的金融风险,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理应有更为严格的限制。 4混业经营的模式比较与现实选择 5金融混业经营中的金融监管 金融混业经营的形式及其在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我国金融监管工作必须作出调整,为此可借鉴英美等国在混业经营下改革金融监管工作经验,从而提出我国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实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及相关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