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送军事化训练营后缺失安全感

2022-09-05 23:32: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被送军事化训练营后缺失安全感》,欢迎阅读!
化训,缺失,安全感,孩子,军事
孩子被送军事化训练营后缺失安全感

建议不要去。原因很简单,这个和美国的童子军差了十万八千里。一般都是社会上召的学生或者退伍军人,可以想象没有教育资格认证也没教育他人的能力,基本上都是按照部队那一套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用部队那套好嘛?)

我觉得如果真想让孩子去体验下生活,作为家长不如去带她去大城市看看,去乡下看看, 去繁华文明的地方看看,去落后的地方看看, 去旅游景点看看。让她自己一个人买火车票买飞机票让她从哪个点到哪个点,自己或者找有责任心的人暗中跟随保护。让你的孩子多看看世面,多了解社会,会分辨是非好坏。这比你把孩子扔到夏令营或者假期补习班有用的多。

从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安全感就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间,会得到尊重,不会随意被人伤害;我们在世界上有规则保护,也不会被随意伤害。这就是安全感。

首先我们来看看安全感的来源,安全感的来源主要有 3 个方面:一是母婴的依恋关系;二是客体稳定;三是双亲关系的和谐程度。

母婴的依恋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人生第一份安全感是妈妈给予的。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是很脆弱的,假如我们的需求能够被妈妈及时满足,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很安全。比方说,小婴儿饿了,如果妈妈不给他东西吃,他就会饿死,或者一直哭,直到累死。

如果妈妈在这个过程中的回应是积极的,那么孩子就会有安全的感觉。长大了,这种安全的感觉,也会留在潜意识中。反之,没有被这样好好对待的孩子,长大了,在潜意识中,会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的第二个来源是稳定的客体。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简单来说,孩子分清自己是自己,妈妈是妈妈,那么自己之外的妈妈就是一个客体。所谓客体的稳定就是,当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妈妈的一脸笑容,他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这时候就会产生安全感。

反之,如果睁眼看到的都是冷漠的妈妈或者愁容满面的妈妈,孩子心中的感觉就变成了,我可能伤害了妈妈,或者说妈妈根本不喜欢我,这时候他就是觉得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第三个来源是双亲的和谐。如果说父母的关系一直是冲突的,譬如有的家庭爸妈一天到晚吵架,甚至打架,孩子一方面会很害怕,另一方面,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打架过程中的父母,会完全忽略掉孩子的感受,那这样的孩子也会很没有安全感。

母婴的依恋关系、稳定的客体和双亲的和谐,是影响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原因,现在我们身边很多成年人也常常说自己没有安全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的话,都是这三种因素出现了问题造成的。

比方说,有的人回忆说,他最害怕一个人独处,独处让他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是母婴关系时期出现了问题。独处的时候,潜意识里小时候有需求但是没有人回应的场景就出来了,生存被威胁的恐惧感也随之出来了,于是这个人就感觉很焦虑,很没有安全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V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