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食品三绝近百年的历史

2023-04-06 10:4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津门食品三绝近百年的历史》,欢迎阅读!
津门,年的历史,食品
津门食品三绝近百年的历史

2003-09-04 09:26

十八街麻花:津门食品三绝之一。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每个麻花中都夹有一棵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小料配制成的什锦馅酥条,再和麻条、白条拧成5个花。用花生油微火炸透。出锅后放上冰糖和青红丝。特点香甜、酥脆,放置数月不绵软、不变质、不走味。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和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1991年荣获全国驰名商标提名奖。狗不理包子:津门食品三绝之一。创始于清朝末年。因店主高贵友乳名狗不理而扬名。制作工艺严格,实行独特的“八步操作法”。选料精,操作细,半发面皮,猪肉水馅,特点是;肉馅松散,包褶均匀,肥而不腻,清香适口。狗不理包子已由传统的猪肉包发展到珍珠包、龙凤包、海鲜包等20多个系列品种。1988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

耳朵眼炸糕:津门食品三绝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始于刘万春与张魁元合伙经营的刘记炸糕。因选料精,制做细,货真价实,店铺紧靠耳朵眼胡同,得名“耳朵眼炸糕”。耳朵眼炸糕选料需用优质糯米、黄米、红小豆、赤砂糖、香油等。馅经漂、煮、焖、搅、炒糖、炒馅等工序,皮面经水泡、石磨、发酵、兑碱成型,在滚油内炸成金黄色球冠状成品,特点是口感外焦里嫩、皮酥脆、馅鲜嫩而不干、细甜爽口,香味芬芳。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1989商业部金鼎奖。

崩豆张:天津老字号食品店,历经五代传人。创始人张德才清朝嘉庆年间曾在宫廷御膳房供职,擅长做豆类干货小食品。第二代传人张永泰在光绪年间(1875)举家迁津,在老城里丁公祠开店经营。1985年,崩豆张在南市食品街恢复经营。主要品种有糊皮正香崩豆、去皮甜崩豆、玉带豆、夹心崩豆,冰糖奶油豆等,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共计16大类76个品种。特点为:脆而不绵、不硬、不含胆固醇,久嚼成浆,浓香满口。由清末座落在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制作时半发面皮,馅中投入木耳、花菜、豆皮、口磨、香干、面筋、豆菜、


腐乳、麻酱、香油等19种副料,捏成21个摺花,上屉用旺火蒸12钟。其特点为:薄皮大馅、低脂肪、高蛋白、味醇清白。1985年起在南市食品街经营。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刘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RF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