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学前教育现状简析

2023-07-03 22:38: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2学前教育现状简析》,欢迎阅读!
教育现状,简析,学前
学前教育现状简析

何蓉

中共恩施州委党校湖北恩施445000

内容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学前教育成为了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本文 将从全国学前教育现状入园难问题来分析研究从恩施州现阶段学前教育的优势与不足等方面来探寻原因探索 破除困境发展学前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举措 关键词学前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2004 ES201004006803

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极大的意义。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势头总体良好,2009年,幼儿园总数接近14 万所,在园儿童2658 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3.4%7.3%。但是现阶段学前教育成为了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据统计,2009 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分别只有50.9%和74%,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显著,2007 全国城镇学前3 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只有35.6%,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 入园难问题的深入探究

城市入园难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剖析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地的幼儿园已经出 现入托难现象,成为社会问题引起关注。以北京市为例,近段时间,各幼儿园都进入了秋季入园的招生报名阶段,“入园难”问题开始凸显。北京朝阳区一家私立幼儿园园长介绍说,容纳180 个孩子的名额早已经报满了,现在只能给前来报名的家长登记排号。在登记册上,2007 年出生的“金猪宝宝”已报了200 多名,2008 年出生的“奥运宝宝”有100 多名,就2009 年出生的也登记了30 多名。“入园难”问题在全国不少省市都普遍存在,反映的就是供需关系。公立幼儿园质量高,在百姓中的需求量大,但数量相对少,民办幼儿园按市场运作,又太贵,在普通百姓中需求少。在上海、苏州等地,公办幼儿园份额占到60%?左右,但是全国多数地区份额太低,以青岛市为例,目前市区公办幼儿21所,其余170 多所幼儿园多为自支自收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份额仅占10%?左右。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入园贵问题同样突出。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家长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而民办幼儿园更可以避过物价部门定价,自行制订各项收费标准。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走向高收费,这种趋势在珠三角地区尤为明显。近年来,随着适龄入园儿童数量的迅速上升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家长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追求“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也像“小升初”一般出现了择校现象,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农村入园情况不容乐观

在农村,幼儿园多数实行“家庭作坊式”管理模式,教师教学随意性大,要么是“保姆式”哄孩子,吃饱玩好不出事就行;要么是“拔苗式”超前教育,灌输小学知识,忽略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食堂卫生、学生安全、教学质量等难以保证,再加上校舍小、设施不全等因素,也使得一些家长忧虑重重,不能让孩子放心“入托”。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幼儿未能入托,有些是孩子家长早教观念滞后,有的是父母打工在外、老人无力接送。另外就是当地条件不允许。有些地方群山连绵,人口稀少,公办幼儿园没有,民办幼儿园受生源少、交通不便等条件所限,难以开办,造成农村学龄前儿童无园可进的“窘境” 入园难催生的特殊幼儿园形态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由民间自发兴办的,不满足现行托幼机构注册标准而未能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的托幼机构“山寨幼儿园”“山寨幼儿园”大部分地处城乡交界处,主要接受外来人


口的学龄前子女,农民工学龄前子女构成了“山寨幼儿园”的主要生源。由于“山寨幼儿园”大多地处城乡交界外来人口居多且人口居住稠密的社区,园舍大多是在民居的基础上改建扩建的,房屋的设计和结构不太适合幼儿活动,普遍都没有户外活动场地。园所空间相对封闭,采光和通风较差。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室环境布置单调,玩教具匮乏,为开展教学之便和迎合家长需求,开设的课程偏于认知,大多依靠一套教材实施活动。在教师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流动性较大,专业发展动机不强,教学技能欠缺,在课堂中更多时间是维持秩序,师幼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在卫生保健方面,大多数园所都是几个班共用一名保育老师,对孩子的生活照料欠缺,没有配备保健医。没有配备消毒设施,缺乏严格的消毒制度家庭式的厨房,难以实现营养配餐。大多数园所对家长、对社区的外开放程度都比较低。家园关系中家长出于弱势地位,无法幼儿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业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只是在居委会召集时碰面。经营管理方面,大部分园所的园长缺乏幼教专业背景没有清晰的办园理念,缺乏科学规范管理收费大多在两百到四百元之间,能够维持基本运转。调查数据显示,“山寨幼儿园”已经占据了幼儿教育供给的半壁江山,成为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山寨幼儿园”仍然会存在。 恩施州学前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恩施州学前教育的现状

2010 7 月上旬,恩施州各县(市)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幼儿规范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基本情况是恩施州共有幼儿404 所,其中:公办幼儿49 所,民办幼儿188 所,未注册的公办幼儿园有7所,民办幼儿160所。从这次检查的总体情况看,恩施州多数幼儿园办学行为比较规范,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水平逐步提:

1、安全防范意识有所提高。重点加强了园内巡逻、添置消防设施、玩具安全检测等内保工作。

2、完善了门卫管理制度。加强园门和围墙建设,实行封闭式管理

3、重视“三防”建设。部分幼儿园已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配置了防护器材。 4、实行幼儿接送制度,确保幼儿安全离校。

恩施州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恩施州部分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办园行为有待规范。部分幼儿园已取得办学许可登记证,但其它办园证件不齐,无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或收费许可证。

2教师学历不达标。部分幼儿园教师学历不符合规定要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很少,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和保育。

3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幼儿园规章制度不健全,幼儿的日常管理资料不齐全。 4、部分幼儿园设施设备不达标。教室、厨房、户外活动室、睡床面积及设施等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少数幼儿园园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幼儿园无围墙、园门等基础设施,防护能力不强;幼儿食品未实行定点采购,未建立食堂进货台账,学校无餐具消毒等设备,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要促进恩施州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任重道远。 现阶段学前教育的缺陷综合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寻 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的普及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学合理的保教,对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探索发展学前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举措,关键在于明确政府的职责。到2020年,实现“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战略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切实投入,把发展学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使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加大财政投入明确政府职责 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例平均为0.06%,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巴 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世界各国对早期教育的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平均水平大约为3.8%,而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在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的1.2%1.3%之间徘徊,有十多个省份的幼教经费只占1%在以往各级各类发展规划中,很少涉及学前教育,从财政投报告教育部及各省的财政报表中, 也很少出现学前教育投入的相关数字, 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包括危房改造工程等都没有将幼儿园纳入其中。在投入不足的同时,政府职责也很不明确,该管的不管,该问的不问,管理存在严重缺位。在本世纪初进行的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由于事业单位缩编、国有企业改制,原来由企业、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托儿所被当作“包袱”甩了出来,有的转给了其它机构,有的被社会力量收购,有的干脆关门停办。在保教、管理、收费等方面,学前教育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管理一些幼儿园办园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办园质量难以令人满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计量经济学家赫克曼等学者前几年发表的一项关于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投资期是学前教育阶段,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也以学前教育阶段为最高。事实证明,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意义决不仅仅是“一本万利”。从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政府应当是学教育投资主体。政府必须在学前教育上愿意花钱,舍得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政策扶持推动民间学前教育规范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鼓励民间发挥力量,对民间兴办托幼机构予以优惠和扶持,如园所房舍规 划、税收减免等,同时联合人口计生、卫生防疫、妇女儿童等部门,掌握社区内流动人口学前子女的情况,向民间的托幼机构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引导社区内的幼教机构形成良性竞争、多元供给的发展格局。最终,推动弹性的非正规学前教育评价指标,合理而有效地推动规范非正规幼教事业的发展。

法律手段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入托难”,还必须有法律保障。一些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法制化管理十分重视,近几十年相继出台了学前教育法或相应的教育法规,如美国的《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早期学习机会法》英国的《儿童保育法》《保育标准法》瑞典的《学前教育法》日本的《儿童福利法》等等,从法律层面保证了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做法和经验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责任编辑孙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Q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