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之乡享誉四海

2023-03-13 09:3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京剧之乡享誉四海》,欢迎阅读!
享誉,四海,剧之乡


京剧之乡享誉四海 徐金良 康熙十二年《临清州志》贺王昌序中载:明清时期,临清“五方走集,四民杂处,商贾辐辏,仕女嬉游,故户列珠玑,家陈歌舞,饮食宴乐,极耳目之欢”。为临清戏剧艺术的植入繁荣提供了土壤。民国二十三年《临清县志》称:“吾临所尚秦腔最多,次则为乱弹,而嘲哳呕哑,殊难为听,演皮簧者几如广陵绝调矣。乡曲之间又有所谓四根弦者。”不难看出,临清人很早就爱听戏,爱唱戏,并有一定的欣赏和演唱水平。据原馆长王洪辰先生考察,乾隆三十年(1765)前,“吹腔”(徽班进京时的主要唱腔)这一古老艺术就在城东松林镇田庄村扎下了根,且传承绵绵,久演不衰。1953年夏,田庄业余吹腔剧团赴京演出了《挂红灯》一剧,受到程砚秋先生的接见和好评,并赠送了戏装。 清末民初,临清就有了票房的雏形,即以民间社火形式出现的“二簧”会。“皮簧研究会”和“安天会”,除表演社火外,也唱二簧,到庙会上化装演出,文戏武戏都唱,武打场面十分火爆。二十世纪初,上湾街观音嘴单金华、徐连榜二家又组织了“知音会”,因能演八出戏,又名“小八出”,会员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故又称“小班”1934年马德奎戏班来临演出,上座率低,公馆戏院子经理把他们请去帮忙,由票友唱主角同台演出,一炮打响,轰动临清城。

临清真正意义上的票房出现在1932年。《临清县志》载:“晨光剧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一年,中山国剧社亦于是时成立,均由图书部主任徐又我(响五)兼任。每社社员十余人并由北平聘导师(张焕亭、于冷华等)自编戏曲练习。

1933年冬天,徐响五又在中山国剧社的基础上创办了“进德剧社”。这一时期是临清票界的辉煌时期,徐响五功不可没,他在山东省立戏校向鲍吉祥老师学过戏,思想开拓、业务内行。其次是张宝彝、沙建侯、王泽波、白儒修等,他们戏路子宽,能演连台本戏。《临清市志》1991年)载:“票友中有的还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周信芳、奚啸伯等名角同台演出。

同时期的票房还有“国剧研究会”和山东省立十一中的“国剧社”,在这里担任美术教员的国画大师李苦禅及学生黑伯理、李景波等都是会员,常与进德剧社联袂演出。

1946年“爱民业余京剧团”成立。1948年,市文化馆召集临清票友又成立了“群艺业余京剧团”,组织机构更加健全,阵容更整齐,约70多人。

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临清业余京剧活动除“临清市歌舞合唱团”(群艺业余京剧团为班底设置京剧组)外,还有两种方式:街道票房和单位票房。市区36条街道,几乎每条街道都有票房活动。文革时期,最为活跃,大唱大演样板戏。一些票友和专业演员主动担当教师,帮助各单位排练、演出。

改革开放以来,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票房活动更加活跃。临清先后成立了“临清市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群艺京剧票友联谊会”“临清市双百戏曲学社”3处票房组织,共有票友一千多人。还出现了十几个家庭票房,杨振乾老先生的家庭票房活动最好,已坚持了20多年。每个礼拜天都有活动。 临清不但城区票房活动活跃,广大农村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也有不少京剧票房。较早的是老赵庄镇大相庄村,1943年前村里就成立了“同乐会”,逢结婚喜庆就上门演出。他们请天津老旦郭少意到村上教戏,大伙儿凑钱管老师吃饭,凑布刻版印制了戏装。五年多的时间排演了《钓金龟》《空城计》等40多出戏。另外,松林、亢庙、尚官营、康庄、李官寨、小屯、尚店、荆林、监生庄、姚里庄、陈官营、王集等十几个村子都有京剧票房。文革期间大相庄、康庄、松林等都排演了全场《沙家浜》《红灯记》等样板戏,拥有自己的戏箱。农


村还出现了4处集市票房,每逢集日票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演唱,尚店乡活动最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建国前,临清就有了自己的专业剧团——前进京剧团。它的前身是19458月解放高唐郭庄时解救出的一个搭班唱戏的京剧班子,70多人,主要演员有李和曾、刘鸿声、姜云霞、王婉秋、朱永祥等。部队将其整编称“解放剧团”1947年秋大军南下,临行前将解放剧团与冀南一分区所属的鲁西北新生剧社合并,改称临清前进京剧团,交与地方管理1948奉命到西柏坡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演出,受到很高的评价和赞扬。1954年改为临清市京剧团。1963年临清市京剧团曾与中国京剧院同时在济南不同的剧院演出,袁世海、李少春、杜近芳、刘长瑜等前往观看临清京剧团演出的《赤道战鼓》当听说全团只有54个人时,讶地说:“你们54人就能排出这样的大戏,我们240多人还不敢排这样的戏! 196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山东聊城视察农业,观看了临清京剧团演员李近秋主演的《红嫂》说:“像李近秋这样的好演员,就是在北京也不多见! 临清票友不但学唱《群英会》《失空斩》《红鬃烈马》等传统剧目,而且还与时俱进,常常自编自演,为现实服务。9.18事变后,晨光剧社徐响五编写了抗日活报剧《傀儡皇帝》、丁子元改编了《马占山守孤城》武训小学的玄慕儒老师编写了《三难民》票友王泽波编写了《一颗手榴弹》等,并排练演出,激发民众抗战热情。群艺业余京剧团为配合宣传《婚姻法》编演了《忠烈千秋》《兰桥会》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镇反时期,编演了《刘四嫂》为宣传破除迷信编演了《河伯娶妻》临清市歌舞合唱团京剧组1958年编演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全民炼钢》,参加聊城地区京剧会演,获得一等奖。新时期还编演了反对法轮功邪教的剧目等。

近年来,临清每年规模比较大的票友演出达50余场次,20019月,临清成功举办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200611月临清市京剧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了《巡营》《女起解》《探皇陵》《望江亭》四出折子戏,轰动京城,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向全国播放了实况录像,多家媒体给予了及时报道。

临清还积极参加省及全国票界大型活动。1991年,在全国“广通达”杯业余京剧大赛中,临清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获总分第二名(第一、第三、第四名分别是北京、天津和上海代表队)涌现出了田华(中央电视台第三届票友大赛金奖)王树森(中央电视台国际票友大赛金龙奖)、薛立泉(中央电视台首届“红河杯”票友大赛银奖)、杜广云(山东省京剧名票大赛金奖)、任跃进(中央电视台票友擂台赛周擂主,山东省十大名票)、柏丽君(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振兴京剧贡献奖)等荣获全国及省大奖的票友和徐雪涛、王彩虹、朱保顺、王福荣、陈红娟、马士利、张宝祥、由滕滕、张丽心、孙红军、王鹏、李衍茂、王秀敏等一批技艺精湛的专业演员。1995年在沈阳第二届全国京剧票友节上,临清市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获“中国京剧优秀票社”称号,会长于金铸、秘书长白金生获“全国京剧活动优秀组织者”称号。20022008年临清市双百戏曲学社先后组织参加了全国京剧票友送戏万里行、全国京剧票友海外行、首届全国京剧票友访台艺术团和美国行活动,社长徐金良任副团长兼秘书长,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颁发的“送戏万里行特殊贡献奖”振兴京剧功勋奖”传播美的使者“爱心大使奖”和“京剧票友活动家”称号。2005年,双百戏曲学社获“全国先进票友社团”和山东省聊城市“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1934年起,全国各地来临清演出的较有影响的京剧团就有70多个,奚啸伯、张春华、荣翔等几乎所有的京剧名家都在临清演出过。这些名团名家的巡演,为临清人民带来了不同的剧目、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享受,使临清人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欣赏水平。很多剧团来临演出,恐怕票友们在台下挑剔,往往都先拜访他们。一次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冯志孝会见临清票友,王泽波说自己是张焕亭的弟子,冯先生遂称其为师兄。几十年来,临清由票友和专业演员而成为有全国知名度的艺术家就有十几人,如李苦禅(国画大师)、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J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