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话题作文素材

2022-11-02 04:55: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慢”话题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素材,作文,话题
“慢”作文素材大全

有一位考古学家,千里迢迢去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佣了一些当地的土著人作为向导,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进发。到了第四天,土著人开始拒绝行动。原来,这里自古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3天,便需要休息一天。“那是为了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3天路的疲惫身体。

中国你慢些走

“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名旅客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位公民都不被“时代”抛下!

723日温州动车事故发生的前几天,铁道部发言人刚刚针对京沪高铁连日频发故障作出解释,说高铁需要23个月磨合期,然后进入稳定期。想必D301次和D3115次动车,开通不止三个月了吧?也许,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们正在为追求过快的发展速度付出代价。

事故发生后,人们翻出了我们曾经感到无比自豪的一些东西,比如《人民日报》20101214日发表的《“提速先锋”李东晓》4009字长文,报道中写道:多一天调试,就能多给旅客一份安全与舒适。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回北京可以。就安全角度而言,只能让别的机车把这车给拉回去。”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秉承了德国人一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作风。“那我们就打赌 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

此外,还有硬件建设方面的,从最初的五年工期到实际两年7个月完成铺轨,京沪高铁“创造”了高铁建设速度纪录——这个时间,在国外建设高铁时,还不足留给路基自然沉降。按照时速380公里的设计要求,京沪高铁线路建成百年内,沉降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时间跨度是100年内。如果超出这个限度,轻者会舒适度降低,重者可能会出现列车脱轨等安全事故。

我们大干快上,高铁却并不那么受欢迎。因为贵,即使在一票难求的春运,大量高铁仍然空荡荡运行。因为高铁故障频发,与此竞争的京沪航线4折机票已经 基本上调回8折。高铁列车空荡荡绝尘而去的身影,像一个时代隐喻:中国高速发展的列车,把许多民众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中国哟,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 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位公民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位公民都不被“时代”抛下!

——向所有723温州动车惨案的伤亡者致哀和致敬,生命的代价不会毫无意义,伤口总会弥合,这个民族和社会应该回归温情和理性!

把“慢工出细活”请回来

“快”的教训真是太多了。这里见楼倒,那里见桥塌,掰手指一算,还都正当龄,八九岁十来岁光景,本该手脚强壮、生机盎然。却是说倒就倒,稀里哗啦,甚至云南新三公路通车第二天就坍塌,两死两伤。这里面,有多少鲁莽的“献礼”“赶工”教训。可惜,总有人顾不上汲取。于是乎就有央视报道的胶州湾大桥临到举行通车仪式,“大桥上很多隔离护栏的螺栓都没有拧紧,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安装隔离护栏,让许多行驶桥上的司机捏了一把汗”

前一时期媒体曾有 “急之国”的反思性议论,直指“我们喜欢插队。我们当一米黄线不存在。我们在交通灯变黄时加速冲过去。我们为了节省五分钟翻越马路中间的栏杆。 ”此乃微观,更有宏观,即盲目追求GDP “事事求快、一心总想超越”的“大跃进心态”。结论辛辣:诸多国人失去了慢的能力,好似被按下了快进键。

话不好听,还请“闻过则喜”。毕竟是,“成绩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 ”但凡建设,都有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则成,心猿意马急吼吼必败。尤其是面对高风险度的工作,特别容不得“越快越好”心态。我赞同王旭明说的:“据说,日本新干线在积累了运行几十年的经验之后才在今年提到300公里以上,而我们是在没有什么经验积累,管理水平又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下子提速到三百以上,这种干法的风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过一篇留学生征文《慢工出细活——有感于德国制造》,很有意思——“慢工出细活”这个中华“老字号”漂洋过海啦。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所从何来?他们不重视某件事情要在某个特定时间完成,而是遵守一切不胜其烦的程序,“然而正是因为这些貌似没有任何必要的先期工作,导致总体过



程顺利进行,最后达到预定效果。 ”记得9年前由荷兰进入德国,坐在麦当劳小店憩息,看到远处一座巍峨高耸的教堂,就听德籍导游道:“它从前建造时,断断续续花了两百年。”啊哟,好耐心,恰好注解了“慢工出细活”。不仅德国而已。一把精巧的折叠式瑞士军刀,谁不叹服。须知在埃尔泽创办的公司,全能型军刀须经450个步骤,仅检测部门就有90个员工。当然也是“慢工出细活”

我想,是时候了,亟待将“慢工出细活”老传统请回来。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同仁堂的这条古训说尽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有超越一行一业的意义。不是吗,茅以升的钱塘江大桥在70余年后的今日照样坚固,而李春的赵州桥,可是历经400年风雨依旧巍然挺立!

一个“快”字,曾几何时,珍贵着哩。须知当初从旧中国接下的是一副烂摊子,长久以来我们处于一穷二白,能不大干快上?然而,心情可以迫切,头脑务须冷静。快和慢,相反相成,有机统一。一桩桩具工作,有待我们循序渐进,慢工出细活。

放慢生活的脚步

“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索伦·克尔凯郭尔

现在的时代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此同时的还有各种快速经济:速溶咖啡,肯德基快餐,连电动车都有快速充电。不知不觉中,现代人神色凝重,人人脚步匆匆,似乎像一个转动的车轮永远停不下来,永远运转在事业与生活的人生舞台上。人人都渴望“马上”,能“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各类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百里挑一”男女嘉宾出场就抛出自己的爱情信条,各种标准,符合自己的就牵下台离场,爱情变得也越来越快节奏。闪婚的多,闪离的也不少,可是,爱情本身是很美妙的东西,都没有慢慢品尝这酸甜苦辣的过程,就急着摘果子。对待爱情我们不妨慢下来,细细寻觅,才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曲折,才能品味“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美妙。

现代都市人几乎都是时间的奴隶,想要慢下来真是依旧爱你不容易的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列夫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远离我们而去。”无休止的快节奏生活给予我们物质回报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心灵的焦灼、精神的疲惫和健康的每况愈下。

难怪米兰·昆德拉如此感叹:“慢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了?民歌水调中游手好闲的英雄,那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米兰·昆德拉这段话使那些“与时间赛跑的人们”都有所启发,有所感悟。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

其实,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所谓“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间事事都有其平衡之道,“放慢生活的脚步”,是治速乏弊的重要法宝,况且慢不一定代表低效。当人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慢的感觉,并能抓住手中滑过的时光绳索时,心里肯定充盈着幸福的源泉。

我们急着生活急着打拼,却错过了很多美好的风景,让生活放慢脚步,让生活慢下来,也许别有一番收获。苏格拉底曾与人相约去爬山。那人一路赶来,气喘吁吁,姗姗来迟的苏格拉底便问:“你来的路旁有什么吗?”“我不清楚,我只顾向前。”那人沮丧极了。于是,苏格拉底便拍拍身上的尘埃,娓娓而谈道:“真是太遗憾了,我已经欣赏完了沿途风光。

“慢生活”最早是在1989年由讲究慢吃的意大利人发起的,开始只是为了抵制席卷而来的美式快餐。一位意大利记者发出了“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享受家乡的美食”的呼吁,倡导成立“保护享受权利国际运动,并通过了“慢餐宣言”,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慢生活运动,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强大的新的国际风尚。目前,国外相继出现了“慢餐文化“慢学校”“放慢时间协会”“慢城市”等新概念与组织。影响巨大的“放慢时间协会”组织在全球已有700多个加盟伙伴,他们的口号是“为每个人创造时间,让每个人都有时间”

慢生活,可以让我们欣赏到很多生活中不经意的美:蓝天上的一抹白云,枝头待放的花朵,孩子天真的笑脸,情人爱恋的眼神。慢生活,可以品味很多人生经历的感悟:日夜更替,草木枯荣,告诉我们世事的变化无常。

一花一世界,一土一如来,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因缘合和。慢慢让轻松和自在充满心里;慢慢让欢喜和感恩写在脸上;慢慢享受生命中的感动和给予;慢慢欣赏周围的山河大地、人文自然;慢慢品味生活的柴米油盐和阳春白雪……

慢生活

什么是慢生活?“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

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

1


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更是提倡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即让自己的生活张弛有度,从而让心灵平静下来。

“慢递”——“慢生活”的文艺化演绎

快递业务的出现,完美解决了快速社会物品传递的问题,成为当代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产业,而北京有一家“熊猫慢递”店,专门提供信件的慢递服务。它不讲究“快”,强调的是“慢”:投递的时间由寄信人自己决定,可以是1个月后、1年后,甚至10年后或者更晚。收信人可以是自己的爱人、父母、朋友,甚至是几十年后的自己,希望经过时间的洗涤,信中的文字可以穿越时空绽放出意想不到的花。有的是高中希望父母在2019年时读到自己现在的心里话;还有即将做手术的病人寄给术后自己的祝福;以及失恋的男生选择在五年后告诉女友当初选择的无奈……

慢递实际是帮人在指定的时间投递情感。慢递公司是通过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提醒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去关注自己的当下。慢递的出现填补了书信与时间囊之间的时间与感情空白期,是“慢生活”对人们感情的一种文艺化的表达。

“慢读”——找回文学之美

图书市场为了响应大家急切潦草的读书观,纷纷出版“一篇文章概括一本名著”“一天通读十部名著”之类的“浓缩文学名著”书籍,引得诸多读者趋之若鹜,如获至宝。殊不知,读书的乐趣本来就在于慢慢品读,从语言和段落中找寻文学的美。既然只是为了囫囵吞枣了解故事情节,那大可不必去翻阅那些被所谓的聪明人士“浓缩”过的精华,因为精华已经全然被这种商业化的方式给剔除掉了。如果连读书都可以走捷径,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加速的呢?“慢读”就是提倡人们回归原本的读书态度,老老实实地翻阅一本书,体会跟作者的文字交流,从而感悟自己的人生轨迹。

然而,要想真正放松心态去找寻阅读带来的缓慢体验,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正是一部唤醒城市心灵,呼吁放慢脚步的美好著作。184574日,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度过两年多自耕自足的隐居生活。这本书就记述了在这两年的世外桃源生活的所做所感,从书中读者仿佛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中涟漪和林中雾霭。就像中文译者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阅读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慢游”——不要“到此一游 “慢游”是针对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以及当下以炫富、购物为主要目的的大众化商业旅游。“慢游”是一种深度旅游,是一个文化的浸入过程,主张扎进一个陌生地方沉淀自我,融入当地的生活,充分了解当文化“慢游”主张在旅游地居住一段时间,最好住在当地人家里或者租住专门给游客准备的出租屋,像居家生活一样,亲自到市场买菜、做饭,在城市或乡村随意游逛,而没有特定的目的地,不以留念为目的,而是为了体验另一种生活。“慢游”强调的是在一个旅游点真正“生活”过,而不仅仅是停留过。换一种旅游心态,不要将旅游看作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试图将旅游当做自己的一部分生活,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试着别把自己看成旅客。

大量急功近利的“慢”素材

好酒陈酿的时间越长越香醇,音乐谱写得越久越唯美,成功酝酿的越久越辉煌。诗词中有类似记载:“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画家。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用四年功夫画了一幅油画《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有一个年轻人也经常作画,但他的画总是很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年青画家说:“要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呀!有时一天就可以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 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那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了。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的年轻男作家。男作家见她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以为她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于是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问:“你我都是作家,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我只写了一部。”玛格丽特回答。男作家有些鄙夷:“哦,那能否告诉我这部小说叫什么名字?”《飘》”玛格丽特平静地说。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她的名字,而那位自称出版339部小说的作家,已经无从查考了。一生只要干好一件事,人们就会记着你。一辈子如果干了许多可有可无的事,对于生命而言,只不过是在原地转圈而已。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下来,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要因人而宜。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啊?但是这里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而今天大家都说职业竞争很激烈,我看到我周围的孩子们,就是着急把自己做成一碗米饭卖出去,就是赶紧得把自己变现了。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然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迨得其为人矣,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的确是《文王操》”可见孔子学琴不是浅尝辄止,而是端正心态,精益求精。

法国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晚年时曾为大文豪巴尔扎克塑像。为了做到惟妙惟肖,得其精髓,仔细阅读了巴翁的著作,收集到许多照片,他甚至跑遍了巴黎的衣店,只为获得巴翁的身形数据。再加上七年的精雕细作,这座震惊世界的雕像终于问世,并流传千古,成为艺术天幕中最璀璨的明星之一。罗丹正是顺着严谨精细的阶梯,终于一步步走入成功的殿堂。生活中,有时片刻的疏漏则可能将轻视严谨的人打入无底深渊。由此看来,严谨认真是追梦之人的成功之道。

哥伦比亚文学大师马尔克斯,在写出《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巨著后成名了,面对络绎不绝的记者对他的为文秘诀的访问,他反复强调自己搜集资料的辛苦:“所有的事情都是真实的。某某事见于某某报,某某事发生于某某地,某某年代的人说话就是某某腔调……”,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摆出常年积累的一摞一摞的剪报、材料和相关图书。

释迦牟尼修行多年,终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从此佛教道义传遍天下;司马迁为著《史记》,用近三十年遍访古迹,广交天下豪杰,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时珍一生游历山水,走遍名山大川,阅尽奇花异草,终成一本《本草纲目》;曹雪芹于“举家食粥酒常赊”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他自述家族兴亡史的巨著并广为流传;居里夫人十几年寻找放射元素,含辛茹苦,终在几十吨煤中找到几克放射元素;还有托尔斯泰,他在几易其稿完成《安娜•卡列妮娜》之后,作品已迥异于他的初始构思。

众所周知,欲速则不达,酒要陈才香,这不也是一种慢吗?

“中国最笨历史作家”的汪衍振先生,他花了大半辈子研究晚清三大名臣,耗费21年心血,只写了《曾国藩发家史》《李鸿章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三部历史小说,平均下来,这21年中,他平均一天只写了130个字,简直比发一篇微博的篇幅还小。

《曾国藩发迹史》出版后,他一夜爆红,成为了2011年最受关注的作家,媒体还戏称其为“中国最历史作家。 这让坐了21年冷板凳的汪衍振顿时成为话题人物。为了弄清曾国藩初入官场12年的升迁细节,他搜阅了近2000万字的珍稀史料,用心之苦,用力之深,达到了无孔不入,无坚不透的地步。

对于“最笨”的称号,汪衍振表示不在意:“媒体或读者说我是中国最笨作家,我并不生气,反而觉得不错。‘笨’是一种态度嘛,不管多聪明的创作者,一旦涉及历史题材,都不敢不笨。我最大的长处就是坐得往板凳!现在不少年轻作家,一天就写一万多字,我觉得有点悬,历史这东西,不写则已,一写就得认真,就得靠谱!“你让我一天写1万字,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完成,但这没有什么意思,我希望为喜欢历史作品的读者,提供真正具有阅读价值的内容。

“我的确写得太慢了。”汪衍振自嘲说,写《曾国藩发迹史》时,自己常常冥思苦想一晚上,最终也只写了60多个字。“写《李鸿章发迹史》更夸张,我连做梦都梦见曾国藩、李鸿章,还在梦中和他们聊得起劲。等《左宗棠发迹史》写完,我已经从黑发人变成白头翁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G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