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理的目的

2023-04-19 05:4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设备监理的目的》,欢迎阅读!
监理,目的,设备
设备监理的目的

为协助和促进制造厂家保证设备制造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消除常见性、多发性、重复性质量问题,防止不合格品出厂,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设备监理的原则

1、设备监理以业主和制造厂签订的合同为依据,设备监理内容要详细具体,包括设备监理项目内容,监理模式、监理大纲、制造厂为监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及有关技术资料等,应包括在设备合同内或作为设备合同附件。

2、监理工作建立在制造厂技术管理和质量体系运行的基础上,协助制造厂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监理工作不代替制造厂自行检验的责任,也不代替业主对合同设备的最终检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始终由制造厂负责

监理流程

接受监理任务熟悉合同图纸、技术文件、技术协议调查分析制造商情况变质监理大纲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审查生产工艺方案,掌握有关生产艺流程检查有关工艺技术文件的准备情况检查工艺装备检查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查焊接、无损检测等持证上岗人员证件制造过程监督检查出厂检整理监理记录、资料编写监理总结

监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善于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厂方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监理人员质量方面

1、认真学习研究合同及设备图纸、技术协议、有关法规、标准等资料,应明白设备各部分的结构、原理、用途,以便把握其质量控制要点。

2、了解生产厂商对我们所购设备制作的人员组织及制作过程的质监人员能力、资质情况,如有不合理处或制约设备生产的地方与厂家协调解决。

3、检查用于设备的材料、零部件,对于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有权拒绝使用。 4、对设备支座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特别是关键部件的加工过程,对其加工尺寸、加工精度、表面处理方法都要做详细测量和了解。如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有不利于或不方便制作的情况及时和设计院交流、确认并把此详细情况汇报给业主。

5、经业主批准,必要时通知制造厂暂时停止整批设备或任何部分设备的制造。 6审核制造厂的中间检验、试验报告向公司转报并提交相关的监理情况报告参加设备交货、安装验收工作

7、同制造厂质监部门一起监督和控制设备制作最后的试验情况及发货前设备表面的处理情况,再次依据图纸检查确认设备管口的尺寸及管口方位情况,根据技协议的要求查看随机附件、随机文件的携带情况。 监理人员进度方面

1、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落实制造厂针对我们设备的配件、材料的采购情况,发展延误、漏报及其它影响制造进度问题,立即通知制造厂并向业主报告 2、查看设备制作生产计划。进度安排情况,如有与生产工艺或预定交货日期相违背的地方及时与生产厂商的相关部门协调,如不能解决及时向业主汇报 3、在制造过程中检查制造计划的实施情况。当设备未能按计划进行加工时,应及时向制造厂有关部门了解情况,要求其解释原因以及才去的赶工措施,并及时


报告业主,不得隐瞒不报。

合同管理方面

1、按合同规定,对设备或其任何部分的技术、质量、供货范围做出的任何变更情况进行确认落实,并报告业主

2、监督制造厂参与设备制造的主要技术力量的构成,对不称职的制造、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督促制造厂更换,以满足合同要求。

3、负责监督制造厂合同设备交货工作,对发货设备质量、数量、时间实行现场清查、旁站,并建立发货台账,交货全部完成后向公司提供设备交货完成报告

1、审核设备制造分包单位的实际生产能力时,应重点对其制造设备、检测手段、测量和检验设备、生产制造人员技能、生产环境进行审核

2、设备制造生产计划和工艺方案经批准后实施,监理人员应重点掌握主要和关键零件的生产工艺规程及检验要求

3、对生产制造人员的上岗资格应审查其技能、培训记录和相关证书

4、对设备制造和装配场所的环境检查包括时间、温度、湿度、压力、清洁度等内容

5、过程监督检查主要是监督零件加工制造是否按工艺规程的规定进行,检查零件制造是否经检验合格后才转入下一道工序,主要和关键零件的材质和工序是否符合图纸、工艺的规定,零件加工制造的进度是否符合生产计划的要求

6、在设备装配过程中,应检查配合面的配合质量,零部件的定位质量及它们的连接质量,运动件的运动精度等装配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对重要零部件的 重要工艺操作过程应实行旁站

7、防护和包装及措施应考虑运输、装卸、储蓄、安装的要求,一般包括防潮湿、防雨淋、防日晒、防振动、防高温、防低温、防泄漏、防锈蚀、须屏蔽及放置形式等内容

8、检验工作内容包括对原材料进货、制造加工、组装、中间产品试验、除锈、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整机性能考核试验、油漆、包装直至完成出厂并具备装运条件的检验。另外,应对检验所配备的检测手段、设备仪器、试验方法、标准、时间、频率等进行审查。 9、当下达停工令后,应要求设备制造商做出原因分析并提出 整改措施,确定复工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E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