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性在科学研究中产生较少成果的原因

2023-05-09 23: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女性在科学研究中产生较少成果的原因》,欢迎阅读!
科学研究,产生,成果,原因,女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女性在科学研究中产生较少成果的原因

作者:王雪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6

要: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科学家是促成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纵观历史科学家的主要组成都为男性,女性科学家的总体占比较小,所产生的科学研究成果也普遍低于男性。本文通过对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中部分章节的阐述来探究女性科学产生较少研究成果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科学;成果;原因

刘珺珺在《科学社会学》这本书的第九章中讲到的科学中的性别问题,阐述了几个状况:1.从整个科学发展史来看,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女性相对男性较少,进入科学研究精英行列的女性更是微乎其微。从大学学士学位,到硕士学位到再到博士学位,其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呈直线下降,更不要说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担任科学院士的女性人数了。根据诺贝尔官网所公布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信息,诺贝尔奖从开始的1901年到2016年的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总共产生的590名荣获了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学医学奖、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的科学家中,女性只17位,所占比例不超过3%。直到2018年,又多了一位诺贝尔物理奖的女性获得者;这是120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的第三位女性。2.女性所处的科学研究地位明显低于男性,并且女性科学家所得到的科学承认与奖励也是低于男性科学家的。3.女性科学家的工资水平、学术地位以及任职的学校一般而言都是相对质量不是那么高的学校。

造成这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究显示,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平均智商稍高于获得博士学位的男性,这说明就学术研究能力而言,男女之间并无太大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论文生产率,女性的论文生产率普遍低于男性,这就是女性科学家与男性科学家之间被别对待的主要原因。 一、自我选择

女性科学家之所以较少进入名校的原因还有一个,那便是因为她们的流动性小,一般结婚生子后的女性科学家多以家庭为主,追随丈夫的脚步,她们所到职位的地点是受她们丈夫的所在地影响,她们不愿像男子一样奔波求学,反之,她们给自己的选择更为局限,所以她们没有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学术教育,由此导致了她们科研道路上的阻碍。 二、内心驱动力

资料显示,同样作为博士,男性博士的毕业率常常高于女性博士。攻读博士学位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耐心、毅力和持续的激情的事,大部分男性在攻读博士期间,更加拥有毅力,秉持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知识的那股渴望与好奇一路坚持,逆流而上最终成功攻读完博士学位。相比较而言,女性则缺乏内心驱动力,加上传统观念影响,她们很难继续坚持。而一部分拿到博士学位的女性已经是女流中的佼佼者,似乎已经到达了奋斗的终点,可能很少再想男性科学家一样致力于科研论文中。

三、身理构造差异

由于女性的天生职能即生儿育女,少部分职业是禁止女性进入的,因为女性从怀孕、生产、哺乳以及教育子女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花费这部分时间精力正是资本家们所不乐意的,这大大阻碍了他们的财富积累。同理而言,女性科学家,即使到达了较高的学术地位,但是她们也难似乎在遵循着相同的轨迹。。 四、家庭生活的影响

研究表明女性的压力远远大于男性,因为女性不仅仅要承受来自工作中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生活中的压力诸如柴油盐酱醋茶。在结束一天的繁忙工作后,回到家中,面临的又是新的一轮工作,繁重的家务,对孩子的教育。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女性科学家的身上,让她不能再抽出一点点时间来进行自己的科研,所以这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对物质的渴望

在当今的社会中,即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上升,为女性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大,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奢侈品牌的风靡。大多数女性似乎更渴望优质的生活条件,而实现这一愿望的方法她们更多的寄托在了自己的伴侣身上。她们更渴望直接嫁入豪门而非凭借自己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来获得想要的品质生活。

六、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旧社会,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女性的天职,并且女人就应该以夫为天,在当时那个提倡女德的社会,女性的限制太多,她们将自己放在这个社会为她们画好的圆圈当中,一步也不曾迈出。然而,即使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普遍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大多数女性依旧是在一个传统的家庭观念当中成长,在面临选择时,她们依旧选择成全子女、成全丈夫而放弃自我追求。相反,一些追求学术上的成就的女性,她们选择放弃结婚、生育。然而她们所承受的是来自社会的压力以及来自家人的压力。

就职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家颜宁,42岁的她便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终身讲席教授。她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便受聘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该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她三十多岁时,她便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她和其他学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共同努力下,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世界顶级科研所。她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如今,颜宁入选在25名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里。在2016年的《开讲啦》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反复强调她是科学家,她就表示,她对科学这个说法是拒绝的,因为带有不尊重的含义。颜宁想告诉我们:科学就是这么一个浅显易懂的世界,它没有任何门槛,只要你在本科接受了足够的训练,它对性别没有偏向性。但现实是,颜宁在清华大学担任了几年的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的负责人之后,发现,在我们面试上,发现女孩子们的表现好极了,不论是知识,还是表达,都非常优秀。可是再往后面,去做博士后了,甚至再往后面,要从事独立的科研工作了,你会发现,女科学家去哪儿了?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为什么女博士生不想继续读下去?原因很可能是,到达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要考虑结婚、要考虑生育,而且怕错过了生育最佳期。但这个阶段,恰恰是读博士的关键阶段,也是出成果、奠定自己学术方向的黄金期。 结语

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而颜宁的标准就是选择了自己。我并不是鼓励女性不结婚、不生育,我只是鼓励女性多爱自己一些,多尊重一下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实践它并且坚持下去。在当今社会需要女性自己去打破的牢笼依旧有很多,但是没有人能够阻碍你变得更好。做学问,本来就是一条艰苦之路,要通过就得付出更多的时间以及汗水。那些优秀的有着丰硕成果的男性科学家们况且得来不易,更何况前是这些在生活中存在着种种阻碍的女性们?只要被上天入地都在阻挠的声音所引诱,稍为松一口气,放弃了努力,马上就会掉进看似舒服、实则没有满是荆棘的陷阱里。说到底,每个人所追求的不同,在面对选择时割舍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唯有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左右,我相信优秀的女科学家将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乔纳森?科尔,哈丽特?朱可曼.婚姻生育对女性科学家科研成果的影响[J1.山东科技学学报,2006,(3):15-20.

[2]操秀英,媒体评论:是什么导致了男女科学家论文数量的差异[N].科技日报,2007-08-21.

[3]宋卫平.略论科学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J].人民论坛,201036):120-121.

[4]徐飞,杨丽.女性科学家科研产出之谜及原因初探[J].科学研究20092711):1627-16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C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