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荐读】打造善治共同体共建美好新街区》,欢迎阅读!
【荐读】打造善治共同体共建美好新街区
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钱晓莉
为切实提升治理效能、回应群众需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为切入口,坚持“用脚丈量社情,用心丈量民意”,以中华新路文明示范街为试点,推出“八个一”工作法,将中华新路打造成有“颜”有“料”、共建共享的“街区共同体”,成为街道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
联勤联动抓常态, 提亮街区环境“高颜值”
以专项整治消除市容顽症。派出所、城管中队、交警机动大队、市场所、绿容所、服务队等部门协同作战,重点整治违法搭建、乱扔垃圾、跨门营业、乱设摊等现象,集中整治“三合一”场所4处;划线开辟非机动车停放区,从源头上解决上街沿机动车“停车难”;实行执法包干长效机制,每天安排2名城管执法队员和2名服务队员开展不间断巡查,以“全天候” “全覆盖”执法整治将市容乱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景观改造扮靓街容市貌。将文明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年度实事工程,大力开展中华新路沿街立面整治、配套设施完善和绿化景观建设。改造一批店招店牌、清理一批违规灯箱、疏通一批污水管道、增设一批绿化植物、布置一批宣传展板和主题墙,做到地面不见垃圾、建筑立面干净整洁、绿化景观丰富美观、文明宣传氛围浓厚。
以创新举措破解驳运难题。改变以前三轮驳运车频率高、容量小的清运方式,首次启动“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清运机制,由区收费所统一上门签订收费协议、收取费用,按照每天早上、下午各一次的频率定时定点收运,在提升街区环境卫生的同时,也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
优化机制抓创新, 执好精细治理“绣花针”
创新“八个一”工作法。即一书(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责
任落实承诺书》)、一档(线上登记管理系统“一单位/商户一档”)、一群(建立“中华新路自治群”)、一牌(“党员亮身份”活动)、一约(文明公约)、一评(开展文明商户评选)、一会(商户自治会)、一创(创建文明示范路)。
全面推行“路长制”。以街道为“路长制”责任主体,在辖区内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设立路长、副路长,并配备相应管理力量。通过路长巡查指导、牵头协调,副路长开展工作、组织配合,机关联络员与管理力量及时响应、配合解决,建立“发现—反馈—处置”的有效机制。
强化党员示范引领。积极探索“支部建在项目上”的组织设置模式,把党组织建到“美丽街区”项目一线、把党员模范带头精神弘扬于创建全程,通过设立共治平台与渠道,引导商户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街区治理,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自治共治抓合力, 打造共建共享“共同体”
依托街区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充分挖掘街区周边党建资源,组建功能型街区党支部,支部成员由商户党员、沿街平江和大洋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职能部门、机关联络员组成。推动街区商户党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践承诺”,参与社区公益和志愿活动,加强商户党员和社区党员的沟通互动。
依托商户自治会,强化文明意识。沿街居委会、社区民警、商户、关联单位等自愿组建了中华新路自律自治组织。成立之初,相关职能部门在自治微信群内发起商户文明公约讨论,教育和引导商户争做文明街区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加大建立街区联合工会力度,引领商户和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抽调自治会成员组成门责巡查小组,形成每周自查互查监督机制,进一步夯实门责公约。
依托“美丽街区日”,强化品牌效应。激发商户主体意识,鼓励商铺自治管理,以自治会为平台,调动网格员、商户、党员志愿者力量,排班轮值开展每周五“美丽街区日”大扫除活动,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7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