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欢迎阅读!
![胡笳,长安,意气,杨柳](/static/wddqxz/img/rand/big_16.jpg)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
仍旧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寒冷。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家乡的美妙回忆。
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
注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1.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致的酒杯。据《海
【译文及注释】
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译文
3.欲:将要。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致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今日肯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原来
6.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就准备马革裹尸,没有预备活着回来。
7.君:你。
已是暮春季节,要在家乡,此时肯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
8.征战:打仗。
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肯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
第 1 页 共 3 页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
9.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10.阑:尽。
11.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12.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13.意气:情意。一作“气尽”。 14.长安:这里代指家乡。 【赏析】 其一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秀丽刺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如同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呈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制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其次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迷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
了琵琶,酒宴开头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督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闹的气氛立刻沸腾起来。这句诗转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实行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加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动身,和下文好像难以贯穿。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立刻”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动身”,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原来就是骑在立刻弹奏的。“琵琶立刻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哀思”。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殊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明显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哀痛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之所以说“作哀痛语读便浅”,是由于它不是在宣扬战斗的可怕,也不是表现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6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