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淮学院教学成果奖评审指标体系》,欢迎阅读!
黄淮学院教学成果奖评审指标体系
一、评审指标体系 Ⅰ 级指标
1.形式(4分)
Ⅱ 级指标
观测点
分 值
1-1成果名称及申报材料 名称准确、简洁 .材料填写齐全、规范 2 1-2实践年限 2-1 内容体现 2-2 研究基础
2年以上实践检验
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成果 有支撑成果建设的高水平项目 指导思想和方向导向 遵循教育规律 实质内容和范围 成果理论创新 成果实践创新 规范性
应用范围及应用程度 实施效果、反馈及评价 拓展空间及预期效果 成果报告或论文水平
支撑成果建设项目等级和已获奖励情况
2 8 7 4 5 6 8 8 4 9 9 3 10 8 5 2
2.成果内容(30分) 2-3 方向性 2-4 科学性 2-5 饱满程度
3.创新 (16分)
3-1 理论创新 3-2 实践创新 4-1 实施过程
4.应用情况(25分)
4-2推广应用 4-3应用成效 4-4 预期前景 5-1成果水平
5.综合水平(18分) 5-2项目认可程度
6.项目特色与优先条件6-1成果特色情况 (7分)
6-2 优先条件
成果有鲜明特色 优先条件符合度
二、说明
1.教学成果主要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2.本评审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我校申报的教育教学(含教材)和教学管理等项目; 3.本评审指标体系设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满分100分。
三、指标内涵说明
Ⅰ级指标
Ⅱ级指标
观测点
主 要 内 涵
满分 2
评分说明
得分
成果名称准确、简明反映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
1-1成果名称准确、简洁;材料填
征,能概括成果的内涵。申报材料齐全、填写规1.形 式
及申报材料 写齐全、规范
范;成果总结字数一般不超过1000个汉字。 (4分)
1-2实践年限 2 年实践检验 有两年以上实践检验。实践过程具有持续性。
1.在转变观念,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的教材,改进
教学、教学管理等
2-1 内容体现 方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的成果。
方面的成果
2.在教学管理改革和质量监控工作,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省级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省级(含以上)质量
有支撑成果建设
2-2 研究基础 工程项目等支撑成果建设的相关项目。成果以
的高水平项目
公开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出版的教材为准。
2.成果内1.成果研究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指导思想、
容 2-3 方向性 2.方向明确,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与学校层次、
方向导向
(30分) 定位等一致性程度。
1.成果在设计、论证和实施或推广已有成果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
2-4 科学性 遵循教育规律 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2.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符合教育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
1.内容具有逻辑性、完整性,形成内在有机联
2-5 饱满程度 实质和范围 系。2.成果覆盖领域广度;成果在本领域内的深
度。
3-1 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3.创新
(16分)
3-2 实践创新 实践创新 4-1 实施过程 规范性
成果在设计、论证和实施等方面有相应的理论
基础,并有所创新。
在成果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或在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成果设计、论证、研究、实践过程及验收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单项指标的分数等差设为0.5分(下
同)。
2 实践不足2年的,取消资格。
根据推荐书中的主要内容综合评分;8 基本符合教学成果涵义的不少于4
分。 有支撑项目4分;多支撑项目的,依据7 项目级别对成果的支撑力度适当评
分。
符合第1条要求的,评为3分。满足4 第1条的前提下,根据第2条要求满
足程度评分。
5 基本符合三项规律3分。
6
基本满足第1条要求的3分。第2
条要求中的两点各1.5分。
有较先进的理论指导,并有所突破8 4-5分;部分首创5-6分;属于省内首
创的7-8分。
有所创新或发展体现3分。
8 根据成果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程度
评分。 4 基本规范实施为2分。
4.应用情况 (25分)
4-2推广应用 应 用范围及程度 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受益面及深入程度。 实施效果 4-3应用成效
反馈及评价
应用范围4分,按校、省、国内同类
应用程度5 9 院校或专业应用等评分。
分,按部分、全部应用等评分。
实施效果4分;有一定效果的1分。
应用反馈3分;评价基本良好的1分。 拓展空间与预期效果各1.5分。 省内先进水平3-4分;省内领先并有较大影响5-6分;全国领先水平并产
生重大影响的7-8分。第2条占2分。第3条占7-8分
项目:市、校级2分;省部级3分;国家级4分。奖励4分:市、校级2
分;省部级以上奖励3分;国家级奖4分。
有一定特色2-3分;特色明显3-4;特
色鲜明4-5分。
该项目研究内容与所教课程有关的
2分。
1.成果应用在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效果反映。 9 2.学生、教师、同行对成果的评价、反馈。
拓展空间与预期1.成果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4-4 预期前景 3
效果 2.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及预期前景。
1.成果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有所突破,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
领先水平与成果
有显著贡献。2.成果总结报告水平体现的重要10 5-1成果水平
报告或论文水平
程度。 5.综合水
平 3.发表论文符合条例(三十九)申报标准。 (18分)
5-2项目认可支撑项目等级 1.支撑项目等级分为国家、省、市、校级等。
8
程度 已获奖情况 2.已获奖励时间、种类、等级及授奖部门。 在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学质
6.项目特6-1成果特色
成果有鲜明特色 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突出的、为社会所
色及优情况
认可的特色。
先条件
在同等下,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的
(7分) 6-2 优先条件 优先条件符合度
教师及中青年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
5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4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