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欢迎阅读!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
李丽 (宜宾市叙州区精神病医院;四川宜宾644600) 大家在生活当中可能听说过社交恐惧症,但是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对其了解却不多,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一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其护理方法。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中的一个类型,社交恐惧症和性格腼腆不一样,过去我们把恐惧症称为恐怖性神经症,将其归在神经症中,患上社交恐惧症的人常常出现不合理害怕与人交流的表现,而且患者本身知道这种表现是不合理的,但是仍然止不住出现恐惧,控制不了。社交恐惧症发作的时候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焦虑,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患者会对自己惧怕的事物极力逃避,就算是忍受住这样的惧怕去与人交流、去接触自己害怕的事物,其正常的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征 对于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来说,他们的心理特征主要有:过度自卑、要求过于完美、严肃谨慎、心思敏感、易猜疑,对于负面评价具有害怕心理,应变能力相对较弱,人际交往之间的领悟能力差,不希望出现对抗,容易出现自我否定心理,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比较勤奋踏实,有较强的道德责任感,喜欢理性思考,喜欢安全自然的氛围,喜欢宽松的环境,讨厌蛮横,讨厌不讲理。 这些心理特征,会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行为产生影响,会出现以下症状: 1.患者喜欢长时间呆在家里,喜欢过“宅男”生活,不太愿意和人交往,不想出门,就连出门吃饭都会有抵触心理。 2.病人对需要发表言论的行为比较抗拒,害怕进入可以展示自己的场所,害怕参加可以表现自己的活动,可能是由于不自信的原因,平时说话时,声音非常小。 3.在有较多人的场合中,会尽可能的低调,发挥自己的“隐身技能”,希望大家忽略自己。 4.心理活动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但很难将这些展现出来,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5.在一些聚会场景,其他人会高谈阔论,患者却不愿参与其中,不喜欢插入话题。 6.患者自己会有较强的孤独感,但是在面对其他人邀请时,常常不太愿意出门,觉得在家里会非常舒坦,非常放松。 7.患者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如新进入一家企业,他们会比较害怕接触新同事,不愿意沟通交流。 8.在患者和其他人交流时,不敢进行眼神接触,眼神时常处于闪躲状态。 9.患者几乎不会主动和其他人联系,就算以前时常相处的同学、朋友,也很少主动联系,当其他人主动联系患者时,患者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10.在和不太熟悉的人聊天时,时常会将话题给“聊死”。 二、社交恐惧症的护理及其治疗 1.减少自我关注度 消除焦虑情绪的方法之一,就是降低自我关注度,减少自我专注倾向,将注意力由自我专注转移到互动对方的行为上,以减低由自我专注所带来的干扰,从而增进社会行为的表现。具体方法是:开始注重帮助患者了解治疗方案的基本原理、社会焦虑的一般性问题和其中所牵涉的非理性或自我挫败的思维。同时,特别指出自我专注的倾向,说明这种倾向与焦虑的关系,以及它对社会互动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监察日常生活中自我专注的发生,以及它对行为和情绪的影响。接着训练将注意力集中在互动双方的非语言行为上。观察、模仿周围人互动时的表现,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别,对照自我的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何异同。此外,利用一部分时间讨论减除焦虑的一些策略,并鼓励患者提出应对方法。 2.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患者“暴露”出来,把他们暴露在那些让他们产生恐惧和紧张的环境之中,并在他们产生惊惧和紧张之后,有目的性地引导他们,使他们的焦虑反应升高到极点,再通过一些心理治疗手段鼓励他们,让他们能够继续与焦虑对抗,直到他们的焦虑能够缓和,长久如此,他们就能够逐渐开始适应这种环境,并逐渐减弱恐惧和紧张的反应,这样
的治疗方法又被叫做快速暴露法,有的人也将其称为满灌疗法。有时候临床上也称那种快速且持续的满灌疗法为集中练习,意思是让患者反复进行联系,不给他们太多休息的间歇时间,从而让他们更快适应治疗的节奏,最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很多研究已经发现,暴露治疗对患者来说十分有效果,可以让患者的各种恐惧感觉都有所缓解,而且疗效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维持数年不成问题。 3.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是临床上使用概率很高的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方法,催眠是否成功要看患者是不是配合医师、患者的病因是否具有可暗示性、患者接受治疗是否积极。心理医师可以通过催眠术或是一些言语暗示让患者进入一种类似于睡眠的状态,并让患者的意识范围收缩到一定程度,在此情况下医师会使用一些有暗示性的言语,来对患者埋在心灵深处或隐藏在记忆深处的事件进行探索和挖掘,从而找到引发患者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最后从病因入手帮助患者消除躯体障碍和心理障碍,达到治疗患者的效果。也就是说,医师可以利用催眠疗法,将患者代入一种与睡眠相似的特殊意识状态,再将整合一些特殊的动作和语言等,使其进入患者的情绪和思想中,引导患者,最后达到治疗的效果。 4.森田疗法 患者会对一些人、事感到过分敏感,最后产生一定的精神症状,在临床上,该观点已经被广泛使用到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中了,例如:大多数的患者都会有一种特殊的“疑心病”心理,他们追求完美和舒适的生活,常常会过分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自己出现了心跳加快等身体征象的改变,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患病了,并随时注意到这些改变,最后出现极度的紧张和焦虑,让这种“改变”的感觉变得更加强烈,最后使主观症状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显著,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森田曾说过的“精神交互作用”。其实,森田疗法是可以应用在社交恐惧症身上的,因为治疗的过程中会告诉患者努力去忍耐并尝试接受社交生活中产生的不安、紧张、胆怯等心理变化,让患者能对自己有自我暗示,先让患者接受这种既定的事实,不排斥这些心理变化,不把这些心理变化当做身心异物,不对心理症状有所关注,而且是将这些心理变化带在身上,紧张、胆怯地同他人交往,无所谓地去做这件事,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发现,原来的紧张、过去的胆怯都没有了,社交就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 这里对社交恐惧症做了简要讲解,介绍了患者的心理特征、日常行为,并对其护理和治疗做了重要讲解,希望大家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社交恐惧症这一疾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z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