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族企业: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治理》,欢迎阅读!

家族企业: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治理
随着家族企业在各国取得的成就及东南亚经济的崛起,对家族企业的研究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本文认为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本身是中性的,在此前提下,对于中国家族企业的研究来说,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在于发现它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家族企业这种企业的组织形式能扬长避短,继续在我国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制度的角度来探讨羁绊家族企业发展的根源。 作为一个组织,企业维持组织的运行离不开制度,制度在企业内建立了人们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从而有助于企业构成一种经济秩序。
制度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构成,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形成、实施机制、变迁、供给等方面存在的区别决定了两者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形成、发挥作用、变迁等方面也存在互补性,使我们同时也认识到,无论是正式制度的单边治理还是非正式制度的单边治理对于任何组织或社会来讲都是无效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有效地企业治理需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治理。 由于西方较长的经济发展史及其在理论、实践上取得的成绩,我国的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的研究中常常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此我们也不例外。受历史悠久的法治传统、“个人本位”的契约文化等的影响,西方家族企业强调的是契约式治理,即依赖于正式制度的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并非就是完美的,过分地强调正式制度同样也存在着局限性。与西方不同,利他主义在家庭中的普遍存在及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使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过多地倚重非正式制度,实行家长式领导、关系管理等,企业内“人治”色彩浓厚。 不能否认,倚重非正式制度的中国式家族企业治理曾为中国家族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不能不正视这种正式制度缺位的中国式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自身正在陷入困境。与此同时,中国家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无论是现实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还是理论上“经济人”的行为主体假设、家族伦理受到的冲击等都迫切要求纠正正式制度缺位的中国式家族企业治理,构筑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协同治理的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l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