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高效地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欢迎阅读!
![英语,上好,高效,初中,如何](/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9.jpg)
如何高效地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作者:陈小娟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9年第6期
陈小娟
摘要:随着英语考试改革,阅读理解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将阅读课讲成了翻译课,只是单纯地进行语法、词汇和短语教学,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呆板、沉闷、课堂效率很低。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导入;阅读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068
英语阅读课,可从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时(While-reading)、阅读后(After-reading)三个阶段设计阅读教学。
一、阅读前(Pre-reading)
1. 新课的导入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往往也是许多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自然导课阶段活跃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后面的学习主动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所以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这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不同课文,
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导入。常见的导入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唱歌等。
如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6 课, 题目为“Happy Thanksgiving”。主要内容是感恩节的庆祝活动,学生在第13 课中已经学习了中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对于感恩节有了简单的了解。所以笔者在教学时通过以下情境导入新课。
T: Mid-Autumn Day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in autumn in China, and
inrweemsteemrnbecrowuhnatrtieits,is?they also have a big festival in autumn. Do you stillSDtiusdcuensstst:hIet’fsolTlohwainnkgsgqiuveinsgtioDnasy:. ((12))
DWoheynouiskTnohwanwkhsgyivtihnegyDcealyebinrattheeTUha.Sn.k?sgiving Day?
(3)How to celebrate Thanksgiving Day? 通过对于Thanksgiving 的介绍和对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对于“Thanksgiving”有进一步的了解,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自然引入本课,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援预测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或图片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还培养了想象能力及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如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2 课,题目为“Li Ming’s Birthday”。课文以李明过生日为话题,课前笔者准备了一些生日卡片和物品,让学生描述如何庆祝生日。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1)Whose birthday is in this
month?((23))HWohwatddooyyoouuuussuuaalllylycgeelet?brate your birthday? 课堂上采用
教师设置问题和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并预先对于课文内容有简单了解,增强课堂的实践性。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此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听课文录音。通过阅读前的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比较积极,对于新课内容有了好奇,这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课堂气氛。使一堂课动与静,张与驰相结合。
2. 速读课文。在听了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自己快速阅读,了解没有听懂的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要给学生设定一个限定的时间,提高阅读的速度。学生在各类考试中没有时间一句句阅读文章,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这种速读能力。
3. 细读课文(Read in detail)。这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教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仔细阅读理解课文,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遇到问题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和向教师请教的方式来解决,教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包括不明白的单词、短语、句子结构等,通过学生自愿和教师提问相结合的方式,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把大部分学生的紧张程度再次提起来。
4. 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在细读课文时所遇到的知识点和语法方面的困难。在阅读课中,知识点和语法的讲解要尽量简练,因为阅读课的目的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技能,要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新单词的意思。在初中各项考试的阅读理解中经常见到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新单词意思的题目,因此,这一阶段对培训学生根据上下文猜单词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可以小组讨论解决,但是当语法难而影响理解时,教师就要加以解释,此环节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总之,在此环节中,教师起引导释疑作用,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多让学生去想,去说,去讨论,去钻研。
三、阅读后(After-reading) 这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迁移,提高语言实际能力。这一阶段可采用许多方式:分角色朗读、表演、问答,课文复述, 海报和广告设计等。如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第18 课“Li Ming’s Birthday”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过生日的文章;第19 课“The Best Neighbourhood”让学生设计一幅自己理想街区的海报并且用英语口头描述;第20 课“No Stopping”,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运用以前学过的关于指路的表达,介绍自己上学路上所经过的地方等。总之,这一活动中,应注意动静相结合,随时获取反馈信息,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并随时给学生适合的建议,以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
总之,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一定要改变过去沉闷、呆板的单纯知识点讲解或者句子翻译的“填鸭式”英语阅读上课模式,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释疑的原则,通过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的教师引领以及学生的小组交流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逸夫初级中学7122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