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座谈会

2022-11-07 02:07: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座谈会》,欢迎阅读!
留守,座谈会,儿童,问题,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座谈会



老城镇吴庄小学 吴佃芳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2016.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由此形成了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但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就产生了,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管,他们在成长和教育方面产生了很多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不得不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留守儿童是怎样界定的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解释,“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第一条),中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署国,我国法律界定的未成年人也18岁以下。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与联合国儿童公约所指的儿童是一致的。所以,从更加严格意义上界定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城市打工就业而被留在家乡的18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我自己的理解: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及教育问题原因

我觉得大量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是:我国实行二元的城乡户籍管理体制。允许居民的户籍随意迁移,而各种福利分配又以户籍为基础。这就使得外来打工者难以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另外,由于城市里的生活费水平面较高,农民工工资又低,难以负担孩子的各项费用。这就使得大部分农民将子女放在农村形成大量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出现问题是因为:首先,大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柜’,培养孩子是学校应尽的责任。”“能否成才全靠学校和孩子自己。”孰不知自己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家长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因此在重大节日回家时特别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从不考虑孩子的现实情况,孩子会认为这样是应该的;最后,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




没人约束孩子,不少空闲村民经常聚集在家玩牌、打麻将、赌钱等,孩子经常跑去看,更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三、基于以上原因,简单谈一下对策

1、父母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直接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和言传身教,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孩子在走向社会时的许多个人特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已深深的打上了它的烙印,父母可以通过亲子游戏、家庭互动营造一些文化氛围,借此影响孩子的行为与价值观,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就感。另外,父母在孩子教育有许多天然的优势。可见,孩子生活在完整的家庭结构中是其教育和发展最为有利的环境。父母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

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感到特别吃力,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因此,父母应树立科学教育观,将其有意识的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另外,父母应该意识到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是不对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关爱。

其次,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实际行动远远胜过口头说教,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特别强,因此,家长们应自觉的学习一些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闲暇时间多看书,给自己充电,甚至和孩子一起学习程。这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为孩子做好模范和榜样。

最后,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

父母把孩子放在家中,托别人照看,虽然通过电话联系,但毕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更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及兴趣、关心则更少。因此,家长应该和孩子多联系,谈谈学习和生活上的酸甜苦辣,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来和孩子交谈,那时已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co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