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态补偿》,欢迎阅读!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更详细地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长期以来,由于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
破坏,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接危及国民经济的发展。1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经济手段作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环境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传统的命令控制性手段相比,经济激励手段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优势和更强的激励抑制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
[2]
补偿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手段。
我国生态补偿涵义的发展经历了由生态学意义的生态补偿,到经济学意义的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而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正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需要进行必要的物质和能量补偿,这一必要性决定了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对资源进行必要的管理(即物质、能量的投入),使人为措施与自然力作用相结合,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结合,促进生态系统向稳定的方向发展。随着生态建设实践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学意义的生态补偿的内涵发生了拓展,由单纯针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收费,拓展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进行补偿,同时更加重视地区间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以及由于生态建设而导致个体和单位失去发展机会的公平性。生态补偿内涵的变化,也引起了其概念的相应改变,不少学者对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1.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从国内外相关理论进展来看,生态补偿实现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
(1)、福利经济学说 外部性理论和庇古手段是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认为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于外部性,需要生态补偿来消除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影响,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2)、产权经济学说 该理论认为生态补偿通过体现超越产权界定边界的行为成本,或通过市场交易产权转让的成本,从而引导经济主体采取成本更低的行为方式,达到资源产权界定的最初目的,使资源和环境被适度持续的开发利用 。
(3)、利益博弈说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生态补偿是为了走出生态“囚徒困境”的制度安排,通过建立生态补偿的选择性刺激机制,实现区域内的集体理性[3],其价值动因是协调和解决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之间的冲突,而跨区域生态补偿也就是采取纵向一体化的办法将外部影响内部化[4]。
(4)社会公义说 持观点的人认为,生态补偿说到底是个社会公平问题,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或者说权利的初始分配不同造成了事实上的发展权利不平等,需要一种补偿来弥补这种权力的失衡,因此生态补偿应被更多地赋予社会和谐与公正的责任。Nicolas Kosoy等认为,生态补偿是实现环境改进和乡村发展的双赢策略。栗晏、赖庆奎等认为,生态补偿是社会矛盾、利益差别、认识分歧的整合器,他可以改变成本收益的动态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5)心理学和行为学 该观点认为补偿对行为具有明显的示范定向、塑造的作用。补偿改变成本收益的时空动态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公正。[5]
2、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
早在1983年,针对采矿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云南省以昆阳磷矿为试点,每吨矿石征收0.3元,用于采矿区植被恢复及其它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这可视为我国施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开始。随后,又有一些省(区)陆续开始征收针对矿产开发的补
偿费用。如 年,江苏省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业收费试行办法》,规定对集体矿山和个体采矿业开始征收矿产资费和环境整治基金;!""% 年,福建省决定对国营、集体和个体煤矿征收“生态环境保护费”;!""( 年广
西自治区开始对乡镇集体矿山和个体采矿企业实行排污费征收制度;!""$ 年国务院批准在晋陕蒙接壤地区的能源基地试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bAK.html